小孩咳嗽有痰推拿有多種手法,其中集中在頭部、面部和頸項部,頭部采用開天門、分陰陽手法從眉心向太陽穴方向推按,同時按揉風(fēng)池、風(fēng)府和百會等穴位。同時背部可以采用開膀胱經(jīng)手法,從上到下捏脊并搓背,重點對背部俞穴進(jìn)行按揉推搓。
一般情況下,孩子咳嗽有痰可以通過推拿穴位來改善,具體內(nèi)容如下:
脾是痰液的來源。兒童咳嗽不止、痰多,不宜單純用清熱、化痰、清肺等藥物,化痰歸根結(jié)底是要歸脾。按摩還可以配合一些健脾胃化痰的藥物。補脾經(jīng)、揉掌小橫紋、抹膻中穴、揉肺俞穴、分推肺俞等,這些都是健脾胃、化痰濕的功效。上述化痰的治療可以用于治療肺炎后期痰多、哮喘后期痰濕嚴(yán)重、感冒后咳嗽等。要注意的是,要注意按摩的媒介,一般是寶寶油和按摩油。若不用媒質(zhì),多次搓洗肌膚,會造成肌膚損傷。
小兒咳嗽為兒科常見的肺系疾病。相關(guān)推拿操作手法如下,患兒俯臥,家長用兩手食指、中指扣住患兒的兩肩井穴,右手拇指緩?fù)骑L(fēng)府、啞門3-5次。清肺法是家長用右手食指從患兒的無名指指根推向指端,推5~10分鐘。平肝法是從食指根起一直推到指端。清天河水是由腕橫紋中點均勻推至肘橫紋中點,直線推動。對于咳嗽痰多者,在背部閃罐、走罐、留罐也可以泄熱止咳,促進(jìn)痰液排出。
孩子如果有長期咳嗽、痰多不止的話可以選擇推拿。不能夠單單用清熱、化痰、清肺的藥物,因為最終化痰要責(zé)之于脾。在推拿的時候,可以加用健脾胃、化痰藥物。常選用的推拿穴位,有補脾經(jīng)、揉掌小橫紋、擦膻中穴及揉肺俞穴和分推肺俞穴,都能夠起到健脾胃、化痰濕的作用。
分風(fēng)寒性咳嗽和風(fēng)熱性咳嗽,推拿手法是不一樣的。如果是風(fēng)寒咳嗽,孩子會有咳嗽、咳痰,咳痰是稀薄色白的,發(fā)熱,怕冷,沒有汗。基本的推拿手法是推三關(guān)300次,再推拿風(fēng)池穴、合谷穴各100次,然后再推拿太陽穴300次。孩子如果是風(fēng)熱咳嗽,會有咳嗽,咳出黃色的痰,咳痰不暢,嗓子痛,發(fā)熱,汗出,舌苔薄黃。治療的手法是基本手法加推肺經(jīng)300次,推六腑300次,再揉大椎穴2分鐘,用大拇指在肩井穴上做按揉法10次。
推拿對咳嗽有痰并不是作用很大,一旦出現(xiàn)咳嗽有痰考慮還是有呼吸道炎癥引起的,必須要采用敏感抗生素控制感染,同時需要口服止咳祛痰藥物,不要盲目的采用推拿,對于小兒推拿可以作為輔助治療的方式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