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由于吞咽功能相對是比較弱的,如果喝水比較急,比較快,有可能會刺激咽喉,從而就出現嗆咳,有的孩子身體有可能在發展的過程當中也會出現嗆奶的表現,因為水的流動性要比奶水更大一些,所以喝水更加容易出現嗆水,這時需要注意把頭傾向一側,避免出現嘔吐物吸入氣道的情況,同時也需要多翻身拍背,多注意頭高腳低的體位,盡量減少嗆咳。
大人坐好,將寶寶放置自己的腿上,讓寶寶待著的姿勢舒服些。然后,大人用手掌輕輕從下向上的順序,撫摸或者輕拍寶寶的胸口和食道位置。借助大人手掌的外力,幫寶寶捋順被嗆的難受。
一般情況下,寶寶被水噎到了,不會有什么特別的反應,主要是由于小孩會自己咳出一些刺激的咳嗽,這個時候寶寶會有一些哭泣的癥狀,平時要多注意保護好寶寶,讓寶寶的心情平復下來。在平時飲水的時候一定要避免一次大量的飲水,同時要避免飲水的時間過長,避免再次發生嗆咳。如果兒童年齡較小、有先天性心臟病、重度營養不良、腦癱等基礎疾病,發生呼吸道感染的幾率較大,如果發生了肺部感染,應盡快就醫,以免對身體造成較大的影響。
嬰兒若飲水嗆入氣管或肺內,一般初期以咳嗽癥狀居多。
因為氣管內若存在異物,人體就會產生某種應激性,以咳嗽的方式將異物從氣管內排出。但通常嬰兒咳嗽反射較弱,易使水積于氣管,肺臟,造成部分氣道阻塞,嗆水較多,可有呼吸困難,嚴重者唇部或面色發暗,甚至渾身紫紺等癥狀,而嚴重者可發生缺氧性中樞性昏迷等癥狀,需立即送醫急救。如嗆到后晚期,水分一般在氣管或肺內形成炎癥而引起肺炎表現,可有咳嗽,咳痰和發燒。
新生兒喝水嗆到急救方法是用力拍打其背部,讓咳出來,如果寶寶因咳嗽引發嘔吐,應迅速將寶寶臉側向一邊,以免吐出物向后流入咽喉及氣管。然后把手帕纏在手指上伸入口腔中,甚至咽喉,將吐、溢出的奶水、食物快速地清理出來,以保持寶寶呼吸道順暢。
異物進入氣管非常危險,在搶救的時候盡量要把握黃金6分鐘。如果超過6分鐘,及時孩子搶救過來,也會或多或少的造成腦損傷。孩子被嗆住,最有效的急救方法是把這些異物直接摳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