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稱小兒發育性髖關節發育不良,是小兒肌骨方面的比較常見的疾病。小兒髖關節發育不良超聲檢查方法有靜態超聲評估法和動態超聲評估法。靜態評估法需要根據α角的變化及股骨頭覆蓋率進行觀察,α角是由骨頂線和基線相交而成的夾角,用來衡量骨性髖臼發育狀況。
小孩先天性髖關節發育不良主要與先天、遺傳、內分泌有關,總之,小孩先天性髖關節發育不良的病因有很多。
每個人的情況都不一樣,如果家里有髖關節病史,小孩在6個月到6個月的時候要進行B超,6個月之后要進行X線檢查,然后再去醫院檢查。如果小孩患有髖關節發育不良,可以讓髖部在正常的輕度髖關節屈曲位下外展,以維持雙下肢的高度,3-4個月即可痊愈。
小兒髖關節發育不良可以跟據發病程度可以選擇石膏褲,蛙式支具或者股骨頭切開復位外固定治療。孩子出現髖關節發育不良,需要根據x線攝片或者超聲檢查,結合孩子的癥狀進行確診。
小兒髖關節發育不良是需要到醫院小兒骨科進行標準骨盆正位和蛙式側位片來準確診斷,防止誤判和治療過多。髖關節發育不良有兩種情況,分別是全脫位和半脫位,兩種情況不同則有不同治療方式。半脫位,在一歲之內越早發現早治療恢復的越好越快。如果說在一歲以后行走的時候發現問題,這樣治療就比較難,需要用石膏固定;全脫位,是需要手術治療。
小兒髖關節發育不良是小兒骨科最常見的疾病之一,發病率比較低,是由于股骨頭,髖臼,以及周圍軟組織原因導致髖關節不匹配,活動異常,從而發育停止等情況。目前考慮是孩子發育性異常,具有一定先天性因素。
可以戴吊帶,吊帶的治療的效果跟髖關節脫位程度有關。如果髖關節是半脫位,也就是有脫位的趨勢,還沒有完全脫出來,吊帶治療的效果是很好的,而且越早治療效果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