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看體溫達到多少度。低燒的范圍是37.5-38.5℃之間,超過38.5℃屬于高燒。低燒的時候可以頭上貼退燒貼,另外可以口服吃退低燒的藥物,如果是超過38℃屬于高燒,要吃緊急退燒藥。另外還要多喝溫開水,物理降溫還可以用溫水泡溫水澡,溫水擦浴脖子、腋窩、腹股溝這些大血管流經的地方,能夠促進散熱,體溫下降。
一歲寶寶發燒一般可以進行物理降溫、藥物治療。
一周歲嬰兒出現發熱癥狀,主要是因為孩子的免疫力降低,被病菌侵入體內,從而導致上呼吸道感染等呼吸系統疾病。此時要多給孩子喝一些溫水或者是溫水,可以幫助孩子減少身體的溫度。也可以用溫水給孩子的身體涂抹。布洛芬、對乙酰氨基酚等藥物可以用于治療,但體溫高于38.5℃。另外還要做血液檢查,找出原因,進行病因的處理,例如:利巴韋林、奧司他韋。
1歲的嬰兒出現發熱癥狀后,要先量體溫,38℃或以下,可以使用退熱貼、毛巾擦拭頸部、腋下、額頭等。另外,要經常給孩子多飲水,可以減輕孩子的發熱,促進身體里的毒素排出。
同時,要注意孩子的飲食習慣,避免疾病的發生。如果孩子的體溫在38°5以上,并且有持續升高的趨勢,可以給他吃一些退燒藥。美林是兒童常用的退燒藥。
小兒常見的發熱原因是各種病原微生物,如病毒或者細菌導致的感染,如呼吸道感染、消化道感染、泌尿系統感染都可能導致孩子出現發熱的癥狀。高燒不退需要及時到院進行檢查診治。
發燒是兒童時期比較常見的一種癥狀,可以發生在許多疾病,比如像呼吸感染、泌尿系感染、消化道感染,甚至某些傳染病都可能會出現發燒癥狀。所以首先要明確發燒的原因,是什么疾病引起來的,才能采取對癥的治療。兒童比較常見的主要是一個呼吸系統的疾病,比如像感冒、氣管炎,甚至肺炎都可能會出現發燒。如果說發燒的時間比較短,可以先觀察口服退熱藥物治療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