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況下,新生兒肌張力高的表現,主要是指屈肌肌群的肌肉緊張度高,即雙手握拳,向身軀靠攏,雙下肢上翹,整個頭部向前,整個身體彎曲向內抱團。具體分析如下:
若作身體檢查,可發現其肌肉緊張程度適當增加,主要是由于嬰兒的活動中心對伸展肌群的不健全所致。如果在睡覺時可以適當的休息,或者在睡眠中有活動,這是很常見的情況。如果3個月以后還不能翻身抬頭,那就是一種病理性的表現,要特別考慮到大腦的病變。
新生兒肌張力高的肢體表現有可能會出現四肢抽動抖動,雙上肢過度屈曲,雙下肢過度伸直,四肢活動靈活性比較差等表現。如果肌張力增高,有腦損傷的情況,一般會伴有一些其他的癥狀,例如明顯的睡覺不踏實,容易驚醒,易激惹,哭鬧等。
通常情況下,滿月寶寶肌張力高的表現是持續哭叫等。具體情況分析如下:
首先要看是否是腦性癱瘓。患兒下肢伸直,內收交叉,呈剪刀狀,在活動滿月寶寶的四肢時,會感到明顯的阻力,容易導致寶寶握拳,頭后仰等,還會引起孩子易激惹,經常哭叫,睡眠困難等臨床癥狀。如果出現肌張力升高,應及時進行CT檢查、MRI等檢查,以明確病因。
肌張力高可以表現為:頭后仰,身體角弓反張,雙手居中困難,雙上肢旋前呈“飛機手”樣改變。雙手緊握拳,雙下肢分離困難,甚至交叉呈剪刀狀,尖足,不能獨坐,易后倒等,均屬于肌張力高的表現。
背部肌張力增高主要表現為頭部向后,仰臥位頭部后仰角度較大、容易受到驚嚇、入睡困難等癥狀,嚴重時還可能出現四肢受限。如果背部肌肉張力增高,一定要及時就醫治療。建議及時就醫想CT或者核磁共振檢查,以了解腦部的發育情況。如果出現了相關的疾病,應及早進行治療,配合康復訓練,恢復背部肌肉的正常的收縮、舒張能力,避免出現嚴重的不良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