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在打預防針24小時內就能沐浴了,出生后1-12個月的小嬰兒要進行多次預防性注射,其中有乙肝疫苗和百白破。
接種疫苗后,部分患兒出現了反應,多數發生于注射當日午后或夜間低熱,1-2天就可以自愈了,因此打針之后別急著洗澡避免感冒、發燒被誤認為感冒,注射處針眼可于24小時后基本關閉,洗澡亦不導致感染。如果家長發現孩子發熱,最好先讓他喝一些退燒藥,待體溫降至正常以后再繼續治療。此外,預防注射也是提高兒童免疫力的一種手段、預防和控制傳染病的一種有效途徑,兒童要及時去醫院接受預防保健接種,別因為怕受涼、怕熱,沒有接種。
一般24小時之后就可以洗澡了,如果打完預防針當天就洗澡,很容易引起感染的,如果實在想洗澡,也可以用毛巾擦拭身體,只要不讓水沾到接種部位就行了。此外打完預防針還要注意觀察,如果出現局部紅腫的現象要及時就醫。
打了預防針之后的話,24小時之后再洗澡的,主要是為了預防打針的針眼部位在水中浸泡,會有引起繼發性炎癥感染的可能性。如果只是身體的其他部位的短暫沖洗,打針的部位沒有浸泡在水中的話,也是可以洗澡的,沒有直接的影響。
打針之后傷口是三天左右不接觸水,如有洗澡需要可以給于擦洗。接種預防由某些病原微生物而感染的傳染病,如果體質差的時候是不能打針的,容易被感染,所以根據寶寶現狀,如果寶寶體質比較好可以洗澡,如果平素寶寶體質比較差,要在一周之后。
寶寶注射預防針超過48小時以后可以洗澡。注射預防針的針眼一般在48小時之內可以愈合,如果過早的洗澡,有可能洗澡水會進入針眼內,導致局部出現紅、腫、熱、痛等感染的癥狀。每個寶寶體質不同,注射預防針以后的反應不一樣,大多數的寶寶沒有明顯的不舒服,有的寶寶可能會出現發燒,拉肚子等癥狀,可以根據癥狀采取對癥治療,注射完預防針之后要保持局部清潔、衛生,不要撓抓。
寶寶打完乙肝疫苗24小時后通常能洗澡。
通常來說,在孩子接種完乙型肝炎疫苗后24小時內是不能洗澡的。因為在注射疫苗后,寶寶的免疫力通常會下降,如果立即洗澡,很有可能會引起寶寶感冒,而且在小寶寶的針孔還沒有完全愈合之前,盡量不要讓皮膚接觸到水分,以免引起感染。此外,注射疫苗可能會有副作用,常見的有注射部位的紅腫、硬結、疼痛等現象,過早洗澡后可能加重局部不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