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接種疫苗以后,為了避免針口感染,兩天以后再給孩子洗澡,洗澡要避免著涼,一定要調好水溫,洗澡后及時給孩子用浴巾擦拭身體。寶寶接種疫苗后有可能會出現發熱,哭鬧,腹瀉等不適癥狀,家長要加強對孩子的護理,如果孩子有發熱癥狀,需要及時給孩子物理降溫或者吃退燒藥。
疫苗可以推遲任何時間打。
疫苗隨時可以延期,一般寶寶依據出生之后的月齡馬上接種疫苗。有卡介苗等疫苗,延期前進行ATP試驗,明確未感染結核細菌后接種。那如果在出生之后2個月之內就接種,也不需要做ATP試驗。其他疫苗一般可以延遲。接種疫苗前提下,假如寶寶生病或無法接種疫苗,能夠在寶寶恢復健康之后再接種疫苗。
第二天可以洗澡,當天不要立即洗澡。打完疫苗后,為避免注射傷口感染,當天局部傷口不要接觸水,當天不要洗澡避免洗澡水和沐浴液污染針眼,造成傷口感染,化膿的情況。另外一些疫苗注射以后,手臂容易出現疼痛,肌肉紅腫等癥狀,此時洗澡容易加重這些癥狀。
感冒后通常情況下,在身體恢復7天左右的時間可以打疫苗,剛治愈以后身體還處于恢復期,比較虛弱,經過7天左右的時間,可以讓身體恢復,過早的接種疫苗可能會對身體造成不良反應,疫苗大多是可以推遲的,需要在身體健康的情況下接種,疫苗才能夠起到很好的預防作用,疫苗的效果并不是絕對的,比如,乙肝疫苗并不能夠達到終身預防的作用,需要每一年到兩年復檢,必要的情況下是需要及時補種疫苗,才能夠起到預防作用。
一般情況下,寶寶打了疫苗之后三天內最好是不洗澡。因為寶寶的肌膚很柔弱,注射器的針孔很有可能會被傳染,最好打完疫苗三天后再給寶寶洗澡,尤其是在夏季打完疫苗之后,一定要保證寶寶的身體狀況,避免寶寶身體受涼,否則會出現咳嗽、發燒、拉肚子等癥狀。同時,接種后要注意觀察寶寶是否出現相關的副作用,發現鼻部出現不適后應及時就診。
在注射完疫苗后三天左右的時間是可以洗澡的,注射完疫苗后不能洗澡的原因是病人皮膚表面有創口,洗澡很有可能會誘發傷口的感染,產生嚴重的后果,在注射完疫苗后,一定要加強對患處皮膚的護理,可以用碘伏進行消毒,避免感染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