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情況下,如果孩子的體溫不能高于38.5攝氏度,可以通過物理方法進行治療,具體內容如下:
比如退熱貼、冷敷、溫水擦拭等。如果寶寶的身體溫度超過38.5度,可以服用木桂退熱顆粒、對乙酰氨基酚等藥物,觀察寶寶的精神狀態和飲食狀況。如果患者的身體溫度繼續上升到39.0攝氏度以上,需要進行相應的降溫、消炎、補水等藥物,并注意背部有沒有出現紅色的斑點。病情恢復期間患兒應多休息,保證充足的睡眠,避免過度勞累,促進機體恢復。家長可為患兒安排過敏原篩查,查清患兒的致敏物。
考慮是積食導致的發熱,暫時不要給孩子進食,可以給孩子吃雞內金或者媽咪愛。還可以采用腹部按摩,用右手四指,以肚臍為中心,順時針旋轉按揉腹部,能夠促進胃腸蠕動,加速排便,一天可以給孩子按揉一百次左右,來緩解孩子積食帶來的不適。另外要采取物理降溫的方式緩解孩子發燒癥狀,可以給孩子洗個溫水澡,或者是使用退熱貼。
寶寶發燒,背部很燙可以通過物理降溫、藥物治療等方式進行治療,具體分析如下:
寶寶發燒,背部很燙,屬于局部毛細血管擴張所致,同時還會出現嘴唇發燙、手腳冰冷、臉紅、額頭發燙等情況,可以通過物理降溫的方式進行退燒,可以用冰塊或涼毛巾來進行身體的散熱。如果孩子的體溫在38.5℃以上,可以口服布洛芬混懸液或對乙酰氨基酚顆粒,多喝白開水,促進身體排汗、排尿,這樣可以降低體溫。
可以用溫水給孩子擦拭全身皮膚,對于退燒效果是比較好的,也可以緩解肚子很燙的癥狀。用溫毛巾擦拭孩子的全身皮膚,尤其是腋窩、腹股溝、頸部這些大血管比較豐富的地方,擦拭的時間可以稍長。如果孩子的發燒溫度超過38.5℃,還需要給孩子服用解熱鎮痛藥緩解癥狀。
寶寶發熱不超過38.5度的時候可以先貼退熱貼,多喝熱水,溫水泡泡腳,也可以洗個熱水澡,勤監測體溫變化。物理降溫效果不明顯,體溫繼續上升的話,可以口服藥物進行退熱,一般口服退熱藥1-2小時會慢慢退熱。如果口服退熱藥2-3小時后仍持續不退,要到醫院打退熱針或是輸液治療,并且檢查一下血常規及c反應蛋白看看炎癥反應重不重。
2歲寶寶發燒、嘔吐、拉肚子的原因較多,需要對癥治療,具體內容如下:
1.小兒急性腸系膜淋巴結炎:小兒急性腸系膜淋巴結炎多因病原體感染所致,表現為發熱、腹痛、嘔吐等癥狀,因此,2歲寶寶發燒、嘔吐、拉肚子可能是小兒急性腸系膜淋巴結炎造成的,建議帶寶寶及時去醫院進行檢查,遵醫囑使用阿莫西林膠囊、頭孢克肟片、布洛芬緩釋膠囊等藥物進行治療。
2.腸炎:由于寶寶抵抗力較差,可能會出現腸道感染,常表現為乏力、發熱、腹痛的癥狀。因此,2歲寶寶發燒、嘔吐、拉肚子可能是腸炎造成的,家長需要遵醫囑給孩子使用枯草桿菌活菌膠囊、蒙脫石散等藥物進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