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喂養的寶寶不要喝水。母乳喂養的寶寶在6個月內,除了生病、大量出汗,不需要再額外補充水分。奶粉喂養的寶寶,需要在兩餐之間用勺子少喂些水。在這一階段,可以根據寶寶排便情況來判斷加水的量。若大便干燥,小便赤黃則表示身體缺水;反之則表示喂水量正常。
通常情況下,如果嬰兒出現了上火的情況,母乳喂養時要喝水。具體情況分析如下:
母乳70%都是水,可以完全的滿足寶寶身體當中用水的需求,但是如果嬰兒出現了上火的情況,上火是指人體陰陽失衡后出現的內熱,可能會出現心煩易怒、失眠、牙齦腫痛、口干、口臭、水泡等癥狀,母乳喂養時可以給嬰兒喝水,緩解嬰兒的不適,因此如果嬰兒出現了上火的情況,母乳喂養時要喝水。
母乳喂養的寶寶也是需要喝水的,乳汁不能代替水,乳汁是嬰兒最理想的天然食物,近年來大力提倡母乳喂養,對門均有益處,哺乳時間應在兩年以上,不能正給寶寶哺乳,可以將乳汁吸出存放,使用奶瓶供寶寶食用,乳汁使用吸奶器吸出后存放在儲奶袋里,在常溫下20-30攝氏度之間可保存四個小時,4攝氏度可以保存48小時,冷凍保存半年。
如果是純母乳喂養時是不需要喂水的,因為母乳里含水的成份就高達80%。牛奶很容易引起上火,所以喂嬰兒奶粉時是需要喂一定量的溫開水。每天的喂水總量約為150毫升,在兩次喂奶之間是可以進行合適的喂水的。平時可以補充一些水,但量不要太多,否則容易造成腎臟負擔。
蔥白煮水寶寶是可以喝的,但要適量的,不可以喝太多的,蔥白水一般是具有預防感冒的作用的或者是緩解發燒等身體不適,如果喝太多,對孩子的身體是有影響的,是要給孩子吃過早餐之后才可以給孩子喝的。
一天要喝差不多達到120毫升左右,只有這樣不僅能夠促進腸胃的消化,同時也能夠避免出現大便干燥的狀況,可以適當給寶寶進行腹部按摩,這樣也能夠改善寶寶的消化功能,盡量避免出現排便困難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