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出牙的順序與遺傳營養都有很大的關系,通常寶寶是按照出牙順序出牙的,有一些寶寶長牙順序是顛倒,只要牙齒的質量好,牙齒的個數正常,那就應該沒問題。六個月的時候長出下中切牙,九個月的時候可以長出上中切牙機和上側切牙。到了12個月的時候可以長出下側切牙,一周歲半的時候長出上下第一顆磨牙,兩周歲的時候長出上下單尖牙。兩周歲半的時候上下第二磨牙長出來了。
通常情況下,寶寶牙齒的萌出順序是先萌出乳牙,后萌出恒牙,具體情況分析如下:
人類一共有兩副牙齒,分別是乳牙和恒牙,而寶寶會首先萌出乳牙,乳牙的萌出順序,一般按照下頜先于上頜,自前向后的順序。首先是6個月左右出兩個下中切牙,9個月左右出上中切牙及上側切牙,12個月出下側切牙,18個月出上下第一乳磨牙,2歲時出上下單尖牙,2歲半出上下第二乳磨牙。乳牙共20顆,大多在3歲前出齊,然后會逐漸萌出恒牙,最后牙齒會全部變成恒牙。
乳牙萌出的時間為4-10個月,萌出的順序一般為下頜先于上頜,自前向后,大約2歲半左右出齊。乳牙的出現個體差異很大,與遺傳,內分泌,食物的形狀有關。出牙為生理現象,出牙時個別寶寶可能出現低熱,流口水,睡眠不安,煩躁等癥狀。
正常足月出生的孩子4-10個月左右開始出牙,但是每個孩子出牙的時間可能會有一定的差別,最晚不超過一歲,可以有牙齒的萌出。一歲以上仍然沒有出牙,有可能是出牙延遲,有可能會伴隨著發育落后的情況。牙齒的生長和骨骼會有一定的關系,一般先出下門牙,再出上門牙。
寶寶的出牙順序就是說先從前面的門牙,醫學上稱中切牙,先出下面的門牙,然后出上面的兩顆門牙,其次就是上面的兩顆側切牙,再下面是下面的兩顆側切牙,這個八顆牙出齊以后,然后出磨牙,四個磨牙以后出完了,然后出磨牙和側切牙中間的四顆牙,就是說兩歲半左右出齊。
寶寶出牙的癥狀有以下幾點:1、寶寶出牙的時候常常刺激三叉神經,從而出現流口水、口水疹等癥狀。2、特別典型的癥狀就是喜歡咬東西,比如吃奶的時候會把奶嘴了咬住不放,或者是咬手指頭。3、寶寶出牙時候會出現不舒服的感覺,可能會有疼痛、發燒等癥狀,還會導致寶寶哭鬧。平時家長要注意飲食規律,多吃新鮮的蔬菜水果,補充身體營養、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以免對牙齦造成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