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發燒37.9度的時候屬于低燒的情況。寶寶體溫沒有超過38.5度,可以暫時先不要服用退燒的藥物。可以先觀察孩子都有哪些不舒服的地方,如果孩子有鼻塞、流涕、嗓子疼的癥狀,說明孩子是感冒病毒造成的上呼吸道感染,需要給孩子服用兒童口服液。如果孩子出現腹痛或者腹瀉的情況,有可能是細菌性腸炎,需要去醫院做大便常規的檢查。建議注意室內的溫度和濕度,注意寶寶的體溫變化,如果體溫升高不降,檢驗血常規找到原因,用一些藥物進行治療。
孩子發燒不能降低體溫,有可能是治療的方式不對,也有可能是病因不明。想要恢復到正常狀態,必須要找到最重要的原因。發燒主要是由感冒、病毒性感染、細菌性感染引起的,如扁桃體化膿、支氣管炎、肺炎等。也有可能是由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結締組織病、過敏性等。家屬應該帶孩子應該盡早前往醫院,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治療。
一般情況下,寶寶發燒應用毛巾進行局部熱敷,以實現物理降溫的目的。當寶寶出現發燒的癥狀時,家長可以用溫開水浸濕較為柔軟的毛巾,將毛巾擰到不會往下滴水的狀態后,再敷在寶寶的額頭上給寶寶進行物理降溫,但要注意控制水溫,避免水溫過高燙傷寶寶。當毛巾溫度略微有下降后,可以將毛巾取下,再用溫開水浸濕、擰干,再次給寶寶進行局部熱敷,以在寶寶發燒時進行物理降溫。
通常情況下,不建議寶寶發燒時,通過推拿降溫。具體情況分析如下:
發燒是在致熱原作用下或各種原因下引起體溫調節中樞的功能障礙時,體溫升高超出正常范圍的一種現象,主要癥狀為食欲不振、手腳冰涼、頭熱、頭痛等,寶寶發燒時由于身體不適,如果進行推拿可能會加重寶寶的不適,因此不建議寶寶發燒時,通過推拿降溫。家長可以按照醫囑給寶寶使用小兒雙金清熱口服液、小兒柴桂退熱顆粒、清開靈顆粒等藥物來降溫。
發燒一般指發熱。寶寶發熱到41攝氏度可能會出現高熱驚厥、神經系統受損等情況。
寶寶的體溫控制中樞還未發育完善,環境變化、細菌感染等原因可能會導致寶寶發熱,如果不及時控制,寶寶可能會出現高熱的情況。寶寶發熱到41攝氏度可能會導致寶寶缺氧,造成肢體抽搐,可能會出現高熱驚厥的情況。同時寶寶的中樞神經系統還未發育完善,高熱可能會累及中樞神經系統,造成神經系統受損。
寶寶發燒39.9度,可以通過以下方法進行治療:
寶寶發燒到39.9攝氏度時,屬于重癥高燒,需要及時給予解熱的藥物進行治療,如對乙酰氨基酚混懸滴劑、布洛芬混懸液、復方阿司匹林、吲哚美辛等。
其次,家長也可以輔以物理降溫,讓寶寶多喝點溫水,要穿透氣性好的衣服。同時及時帶寶寶去醫院就診,明確引起高熱的原因后,再給予進一步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