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輕度手足口病,應(yīng)在家中進行隔離治療,以免發(fā)生交叉感染。
平時要注意清淡的飲食,做好肌膚的保養(yǎng)。使用后的玩具、器皿或其他物件要完全消毒。要多休息,多吃一些清淡、美味、容易消化、維生素豐富的食物,可以多吃一些維生素B和維生素C,提高免疫力。多喝水,以保持口腔及皮膚的潔凈,防止繼發(fā)性的細菌感染。對體溫高于38.5℃的小孩要進行合理的物理降溫和使用退熱的藥物。
比較輕微的手足口病做好日常的護理工作就可以了,在一周左右的時間就自行愈合。嚴重些可以用抗病毒的藥物,如果有發(fā)燒也對癥退燒,嬰兒配合物理降溫,溫水擦拭,全身物理降溫。
手足口病是一種自限性疾病,及時治療效果還是比較好的。如果是輕癥手足口病,不需要服用抗生素或抗病毒藥物治療,只需要隔離2到4周,發(fā)熱超過38點5度可使用藥物退燒,多休息,多飲水,觀察小孩精神狀態(tài),預(yù)防因發(fā)熱而出現(xiàn)的慢性脫水,避免去公共場所及與其他兒童接觸。
手足口病主要的治療是對癥治療,因為手足口病主要是由于腸道病毒的感染而導致的,具有自限性,多喝水,多休息少運動,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地方,勤洗手,勤開窗通風換氣,飲食清淡衛(wèi)生,避免進食油膩不易消化的食物。
對于輕癥的手足口病,僅僅需要對癥治療。如果出現(xiàn)了發(fā)熱,體溫升得比較高,或者患兒伴有明顯不舒服的感覺,可以應(yīng)用藥物進行退熱。如果出現(xiàn)了嗓子比較疼痛,甚至導致吃不下飯、喝不進去水的情況,這時候需要靜脈補液維持水分、能量供應(yīng)。
一般來說,手足口病皮疹有較多治療措施,具體如下:
手足口病,是指感受手足口病時邪(柯薩奇病毒A組)引起的發(fā)疹性傳染病,臨床以手足肌膚、口咽部發(fā)生皰疹為特征。通常可采用爐甘石洗劑、利巴韋林噴霧劑進行外涂,并口服鹽酸西替利嗪滴劑進行治療。
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個人衛(wèi)生,養(yǎng)成飯前便后洗手的習慣,注意飲食起居,合理供給營養(yǎng),保持充足睡眠,避免陽光暴曬,防止過度疲勞而降低機體抵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