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感冒鼻塞時可以用雙手拇指輕柔推拿頭部天門穴,坎宮穴,太陽穴,風池穴,印堂穴,迎香穴。每一個穴位需要做20-50次。注意休息,多喝水,多吃水果,蔬菜,清淡飲食,不要吃油膩辛辣刺激性的食物。
感冒后鼻塞,在臨床比較常見,特別是小嬰兒更多見。因小嬰兒生理特點比較特殊,鼻腔比較窄,黏膜是以血管為主,淋巴比較少,所以感冒后經病毒、細菌刺激,而導致鼻黏膜充血水腫,出現比較嚴重的鼻塞。通過小兒推拿的方式,可以有效地緩解鼻塞癥狀,臨床比較常用。效果比較好的有頭面的四大手法,包括開天門、推坎宮、運太陽和揉耳后高骨,每一個穴需要做到20-50次,或者是家長做的時候感覺到皮膚有點發紅、發熱就可以。
小兒感冒就會伴有流鼻涕,流鼻涕大多屬于風寒感冒,可以適用推拿來緩解,同時也要針對寶寶流鼻涕的性狀來適當的調整推拿。可以先用兩只手的大拇指輕輕的自眉心交替直線推動至前發跡線,以拇指指腹,在穴位上做直線推動300下,醒腦,鎮驚,安神。鼻涕多時可以從上到下擦鼻翼兩側,用食指交替在鼻翼上來回擦拭至少300次,一定要熱透。
小兒感冒鼻塞可以用兩只大拇指輪流按天門,每次按10-15分鐘,對感冒有一定的治療作用,可以用手指輕輕揉太陽穴,緩解鼻塞。其次是對迎香穴的按摩,一般來說,按摩50次就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休息和保暖,外出的時候要帶上口罩,避免到人群密集的場所,避免發生交叉感染。鼻塞持續不消失,要考慮是否有鼻炎。
小兒生理特點比較特殊,鼻腔比較窄,黏膜是以血管為主,淋巴比較少,所以感冒后經病毒、細菌刺激,而導致鼻黏膜充血水腫,出現比較嚴重的鼻塞可以通過小兒推拿的方式,效果比較好的穴位有以下幾類第一大類是頭面的四大手法,包括開天門、推坎宮、運太陽和揉耳后高骨,每一個穴需要做到20-50次,第二個穴位是黃蜂入洞,大家要做到10-20次左右,可起到疏風解表、通竅而散寒的作用,治療鼻塞的效果比較好。
按摩兒童鼻塞時,可以用一些生姜將生姜擠壓成汁,然后將汁涂抹在鼻翼兩側的項英穴位上,然后用食指和無名指輕輕按摩項英穴位,單側按摩后可以換到另一側,或同時按壓兩側揉項英穴位,用姜汁按摩治療鼻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