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發燒了可以通過物理治療、藥物治療等方法進行退燒。
1.物理降溫:嬰兒發燒了可以通過用毛巾蘸溫水,家長還可以對嬰兒的身體進行熱敷,以手心、腳心、腋下等部位為主,可以反復進行,避免用力過度,防止嬰兒皮膚受傷。同時還可以用退熱貼,貼到額頭部位,以達到降溫的目的。
2.藥物治療:如果物理降溫效果不佳時,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給嬰兒使用布洛芬混懸液、對乙酰氨基酚混懸滴劑、小兒柴桂退熱口服液等藥物治療。
一般情況下,5個月嬰兒發燒,家長可以通過物理治療、藥物治療等方法進行退燒。
5個月嬰兒,如果有發燒的現象,可以使用溫水在嬰兒身上涂抹,可以使用消毒的消毒液,如腋下、腹股溝等處進行消毒。如果出現38.5度或更高的情況,可以采用泰諾林退熱等藥物。如果嬰兒高燒不退,需要及時就醫,明確病因,然后再做下一步的處理。發燒有90%是由病毒引起,平時多喝點開水,可以起到幫助身體新陳代謝、降低體溫等作用。
當體溫在38.5℃以下可采用冰敷防止大血管的部位,頸部兩側和腹股溝的部位和腋下,另外用約50白酒加在溫水里面混勻后擦拭除腹部背部胸部的其他位置,盡量是大血管分布的部位,嚴重時化驗血常規和細菌感染兩項,選擇抗生素和抗病毒藥物對因治療。
如果嬰兒發燒不退燒,此時一般需要尋找病因,針對病因進行處理。具體內容如下:
如果患者是受到高燒的影響,一般應該及時給寶寶服用退燒藥,如布洛芬緩釋膠囊、對乙酰氨基酚等,并且在喝了退燒藥之后要給嬰兒適當多喝水,幫助嬰兒出汗、散熱、退燒。如果嬰兒是低燒或吃了退燒藥之后治療效果不佳,家長還可以同時使用物理降溫進行治療,如給嬰兒貼降溫貼、洗溫水澡或者用熱毛巾擦浴等方式。嬰兒發燒也應該穿相對寬松的衣服,有利于出汗、散熱、退燒。如果嬰兒總是不退燒、精神差,家長可以帶嬰兒到兒科急診就診,檢查原因,針對病因進行治療處理。
嬰兒發燒如果是低熱,比如體溫低于38.5℃,可以采用物理降溫的方法,用溫水擦洗額頭、腋窩、腹股溝等大血管豐富的部位,用濕毛巾和退熱貼敷額頭起到輔助治療的作用。如果體溫超過38.5℃,需要口服退熱藥物。
一個月大的嬰兒發燒的退燒處理辦法與大一點的孩子和成人是不一樣的,因為嬰兒大腦里的體溫調節中樞還不完善,體溫容易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所以1個月的嬰兒發燒的話,不需要吃退燒藥,主要是把衣服敞開,不要穿太多,把孩子放到一個溫度相對不高的環境里面,通過自然散熱來達到退燒的目的,當然極積治療引起孩子發燒的病因是必須的,否則孩子發燒還會反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