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皮膚燒傷之后,用水沖洗傷口約10分鐘,沖洗時使用中等水流,這樣可以避免對燙傷部位造成傷害,減輕疼痛。如果不是很嚴重涂抹一些燙傷膏,注意加強對傷口的護理就可以,如果傷口特別嚴重,引起水泡化膿或者感染的現象,這個時候應該及時帶孩子去醫院皮膚科處理,在醫生的指導下涂抹一些外用的藥膏,必要的時候也可以口服一些消炎藥,注意保持傷口的清潔衛生避免造成交叉感染。
被火燒傷后,需要立即冷卻燒傷部位,輕度燒傷的患者通常可以自行處理,但燒傷較為嚴重的患者,需要及時就醫診治。
在被火燒傷的第一時間,患者需要盡快離開火源,避免繼續受到燒傷。隨后立即用冷水沖洗燒傷部位,持續沖洗至少15-20分鐘,以降低熱量,減輕燒傷程度,并緩解疼痛。如果燒傷面積較大、疼痛無法緩解、出現水泡、潰爛或感染跡象,或者燒傷是由化學物質引起的,應盡快就醫就診。
此外,患者在恢復過程中,可以遵醫囑使用燙傷膏促進創面愈合,如京萬紅軟膏。該藥膏對中、小面積淺度燒傷創面有活血止痛作用,對大面積燒傷晚期殘存小創面有促進生肌長皮作用,對已感染的深度燒傷創面有促進去腐脫痂作用。作用范圍較廣,輕重燒傷都適用,能加快創面的愈合,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被燒傷的患者需根據燒傷的嚴重程度選擇一般治療、藥物治療或就醫治療,建議在醫生的指導下采取正確的處理措施。
在第一時間,患者需要立即用大量冷水沖洗患處,以帶走局部熱量,減輕對皮膚的疼痛和熱損傷,并減輕創面的深度,有利于后續的治療。對于一度燒傷的患者,可采用藥膏局部外涂,如京萬紅軟膏。這種藥膏具有涼血、活血、消腫、止痛的功效,可促進患處的快速愈合。可對于中小面積的二度或三度燒傷者,可能出現局部感染的情況,而該藥膏還具有消炎、提膿祛腐的作用,可使感染污物及痂皮溶解脫掉,促進創面愈合,有助于延緩病情發展,減輕創面擴大的程度。
對嚴重燒傷者,應就近前往醫院的燒傷科進行進一步治療,同時不要進行創面包扎或涂藥膏等措施,以免發生感染。
臨床上常采用非手術的保守治療方式。可以碘伏消毒創面,用無菌注射器針頭放掉水泡或在水泡低位開口引流,水泡皮如果完整的話盡量保留。然后使用抗菌藥膏包扎換藥,根據創面情況,可以每日或者隔日換藥。
要上心處理好傷口,被酒精燒傷后一定要及時采取措施進行降溫處理,可用水徹底沖洗傷口或將肢體浸入井水中,至疼痛感消失為準。浸泡時間以大約為0.5-1小時為準,水溫一般為15-20℃。
火堿燒傷皮膚是指人體皮膚接觸了堿性物質,如氫氧化鈉、氫氧化鉀等,并燒傷了皮膚。患者需及時清除皮膚表面殘余火堿,觀察創面情況,盡早前往醫院采取相應的清創與藥物治療。
火堿即氫氧化鈉,是一種強堿性的鈉,被氫氧化鈉燒傷屬于化學性燒傷,通常會導致皮膚壞死、組織損傷、疼痛等癥狀。在此情況下,建議立即脫離燒傷環境,然后脫去患處的衣物,用干凈的毛巾擦去皮膚上殘留的液體,并用低濃度的硼酸溶液中和燒傷面堿性物質,可幫助減少皮膚對化學成分的吸附,利于減輕燒傷程度。隨后患者需要盡快就醫,在醫生指導下去除起泡的表皮,減輕火堿對深部組織和周邊皮膚的進行性損傷。清創后可采用藥膏促進創面恢復,如京萬紅軟膏,具有去腐生肌的效用,有助于促進壞死組織液化脫落,促進創面肉芽生長,同時,該藥膏含有多種抑菌成分,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等多種細菌有較明顯抑制作用,有助于預防燒傷后感染,從而加速病情好轉。
在治療期間,患者要避免劇烈活動和長時間暴露在陽光下,以免傷口感染和加重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