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是應用促進神經傳導功能藥物治療。如有發燒、疼痛、肌肉痙攣等情況,可適當采用鎮痛劑或者鎮靜劑來緩解,患者自身也需要注重心理方面的治療,減輕對疾病的恐懼。
小兒麻痹是一種急性的傳染性疾病,主要表現為緩慢的癱瘓,嚴重者會造成呼吸肌肉麻痹而致死。目前尚無有效的藥物來控制中風的發生與發展,主要是對癥的支持治療。
在孩子發病早期可以使用干擾素肌注來抑制病毒的復制,在肌肉痙攣、疼痛時可以局部或口服鎮靜藥,靜點高滲葡萄糖和維生素C可以減輕神經組織的水腫,靜點丙種球蛋白可以緩解癥狀。
在患兒癱瘓部位上以滾動法來回大約8分鐘,按揉松弛關節3分鐘左右,搓有關脊柱及肢體5到6遍,并在局部以擦法擦熱,每日或隔日1次,可以采用水療、電療、光療等,給孩子用合適的藥物。
中醫中藥及康復理療方法對改善肌肉萎縮、無力、腰酸痛、背痛、不耐勞動等臨床癥狀,恢復肌肉容積及改善或延緩病情進展,預防小兒麻痹后期綜合征有很好的療效。平時要注意不要使患肢做超負荷的增強性的鍛煉。
可進行康復訓練,最主要的目的是恢復或補償兒麻后遺癥病人已喪失的運動功能,進而提高上肢的日常活動能力以及下肢站立和行走功能,爭取達到生活自理。復訓練應在醫生指導下進行,訓練不可操之過急。活動次數由少到多,關節活動范圍由小到大,使用的力量由輕到重。訓練量逐步增加才可能收到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