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哭是一種語言表達方式,在不能說話時用哭表達情緒和愿望,通過寶寶的哭聲可以了解她的需求,具體如下:
第一,饑餓。哭聲有節奏,有閉眼、嚎叫、蹬腿等動作,可能是饑餓。
第二,疼痛。突然高聲大哭,幾聲后軀體顫動卷縮,反復哭鬧,表情痛苦,可能會出汗,則可能是疼痛導致的。
第三,恐懼。哭聲突然,強烈刺耳,臉色蒼白。發抖,肌肉僵硬、表情緊張或發呆,心跳加快、張嘴瞪眼、呼吸加快可能是恐懼或受到驚嚇。
第四,憤怒。哭聲嘶啞,大叫,面紅耳赤,軀體扭動,四肢揮舞可能是生氣或憤怒。
第五,傷心。哭聲緩慢悠長,不緊不慢,持續不斷,動作較少,表情豐富。
寶寶饑餓時的哭聲通常短促而低沉,聲音時高時低;如果你沒有給予及時回應,寶寶可以變成憤怒的嚎啕大哭。如果尿濕了哭,一般哭聲不大,哼哼伴身體扭動。如果包裹過暖哭鬧,哭聲很大,哭鬧不止,全身舞動,皮膚潮紅、出汗。如果需要媽媽抱,哭聲平和,很有節奏感,看見媽媽哭聲也會隨之變小。
判斷寶寶的哭聲要與寶寶的動作相結合。突然劇烈的用尖銳的聲音哭啼,是寶寶出現疼痛,兩腿緊縮劇烈哭啼時大概是肚子疼,一邊哭啼一般用手摸耳朵和眼睛時可能是中耳炎或眼睛有毛病。
寶寶正常的啼哭聲抑揚頓挫,不刺耳,聲音響亮,節奏感強,無淚液流出。每日累計啼哭時間可達2小時,其實是運動的一種方式,饑餓性啼哭這種哭聲帶有乞求,由小變大,很有節奏,不急不緩。
懷孕早期盡量不要同房,懷孕的前三個月是流產期,后三個月是早產期,在懷孕的前三個月和后三個月就盡量不要同房了。孕中期的時候是可以適當的同房的,但是次數不要過于頻繁動作也不要太過于粗暴。
等到分娩臨近時,小家伙會主動以側頭的方式進入骨盆,會先把后腦勺給鉆進去,之后才是側腦。產婦的宮口大概張開度在1~3厘米左右,通常8~10分鐘左右會有一次陣痛,陣痛感大概持續半分鐘左右。胎寶會努力擠進產道,頂在胸口的位置,整個身體縮成球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