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積累食物并發燒后,一般認為仍有消化不良或是否有病毒檢測證明。必須根據嬰兒的情況及時檢查,尤其是血常規檢查。如果出現白細胞增多,一般考慮細菌性炎癥,要進行藥物治療。如果體溫超過38.5,可以吃退燒藥。
對于積食引起的發燒,首先要通過物理降溫的方法控制住體溫。體溫控制住以后,可以服用消食片,這種健胃助消化的藥物去治療。如果發燒在38.5℃以上,可以通過感冒藥物進行加以治療。
積食引起的發燒,首先要測量體溫,明確具體的溫度,如果體溫超過38.5度,需要使用退熱藥物治療。如果體溫沒有超過38.5度,暫時不要使用退燒藥物,多飲水,多喝新鮮的水果和蔬菜汁,有助于消化,減少積食的發生。積食多數發生于小寶寶,家長一定要做好看護,防止孩子暴飲暴食,減少積食的發生。孩子反復出現消化不良,有可能是缺乏維生素或者微量元素導致。
一般情況下,腸炎引起發燒,患者可以通過藥物治療、補充水分等方式進行治療。具體情況分析如下:
腸炎是一種腸道感染性疾病,患者的身體會出現明顯的炎癥應激狀態,發燒是一種常見的癥狀。首先要做糞便常規和血常規檢查。如果出現白細胞陽性,患者可以使用抗生素進行抗感染治療。當感染痊愈后,體溫恢復正常。如果體溫超過38.5攝氏度,可以使用退熱的藥物。治療期間要注意補充水分,避免脫水。
胃痛引起發燒需要依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選擇物理降溫或藥物降溫。
腹部疼痛是胃痛的表現,少數病人會出現發燒癥狀。病人在高燒的時候,要盡可能的放松腹部,使胃氣順暢。可以用冰毛巾敷在額頭上降溫。患者要注意要穿寬松的衣物,避免壓迫到肚子。如果經過物理降溫后高燒不退,要及時到醫院就診。治療期間注意飲食清淡,營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