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道細菌和病毒感染是水樣便常見的癥狀,如果是病毒感染,需要及時補液,避免脫水和出現水電解質紊亂。細菌性感染要及時進行抗感染治療。平時多吃一些乳酸菌素片和益生菌,調節腸道菌群。注意腹部的保暖,避免受涼,飲食上要注意清淡、易消化。如果癥狀沒有緩解,建議及時去醫院消化內科檢查,明確具體病因后,對癥進行治療。
一般情況下,拉肚子拉的全是水,一定要及時到正規的醫院進行檢查。具體分析如下:
首先要看大便常規,看看有沒有細菌或病毒感染,有可能是急性腸胃炎,也有可能是胃鏡,腸鏡等。還可以口服蒙脫石散等藥物進行治療。如果出現嚴重的腹瀉,甚至有可能出現脫水的情況,可以通過口服生理鹽水、葡萄糖溶液等,也可以口服靜脈滴注用泮托拉唑等保護胃腸粘膜的藥物。要針對具體的情況采取相應的藥物。
腸炎是微生物感染導致小腸及結腸炎癥,嬰幼兒常見疾病。
患有腸炎后會有腹痛、腹瀉、嘔吐的癥狀,重度腸炎還會有精神萎靡、輕度脫水、嚴重腹瀉、電解質紊亂等癥狀。大部分的腸炎都是輕度的,寶寶患有腸炎導致腹瀉不用急,先禁食4-6個小時,期間要多喝水。輕度腸炎2-3天就會自愈,若2天后癥狀加重要及時到醫院治療。
寶寶拉肚子的跟水一樣可能是腹瀉,要考慮就醫,化驗一下大便看看,要注意是不是腸炎的問題,要注意是細菌,還是病毒的感染導致的了,都是會影響的,平時要注意寶寶的保暖,不要受涼。
2歲的寶寶出現拉肚子拉的全是水,應該盡可能地給寶寶多喝水,因為拉肚子的時候,會有大量的體液隨著大便排出體外,而且寶寶比較小,容易發生脫水。在飲食方面,應該以清淡、容易消化為主,少吃生冷的蔬菜、水果以及一些難以消化的食物。可以服用一些散寒止瀉的藥物,它能覆蓋在腸道表面,形成一層保護膜,讓大便干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