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的喂奶量沒有具體的標準,這個要根據寶寶的個體差異的。剛出生幾天的,每次喂奶量在30到50毫升,每天7到8次就可以了。不過具體還要看寶寶,如果大小便少,孩子哭鬧,應該是沒吃飽的。首先要母乳喂養,只有在母乳不足時再選擇加奶粉混合喂養。如果寶寶喂奶粉,要注意給寶寶喝點白開水。
剛出生的寶寶,可以母乳喂養。哺乳時母親及新生兒,均應選擇最舒適位置,母親一手拇指放在乳房上方,其余四指放在乳房下方,將乳頭和大部分乳暈放入新生兒口中,用手托住乳房,防止乳房堵住新生兒鼻孔引起窒息。
一般情況下,新生兒的喂奶要按照需要來給孩子喂奶,就是按照孩子的需要來給孩子喂食,具體情況分析如下:
如果是新生兒,媽媽沒有母乳,可以用一段嬰幼兒的奶粉來代替,每次給孩子喂奶30毫升,兩個小時可以喂奶一次,可以在一定的時間里給孩子喂一些溫水,晚上要注意不要吵醒孩子,給孩子喂奶的時間可以從2個小時增加到4-5個小時。如果有了母乳,可以進行母乳喂養,如果寶寶有了啼哭和吮吸行為,就應該進行喂奶,隨著寶寶的生長,可以逐步增加喂奶的間隔。
一般情況下,剛出生的寶寶黃疸正常值通常不會高于5mg/dL,具體內容如下:
在出生后,由于身體代謝,寶寶可能會出現黃疸。而黃疸的正常值通常不會超過5mg/dL,如果超出這個數值,通常表示存在一定的危險性,寶寶可能需要就醫進行治療。如果寶寶在出生后24小時之內,膽紅素的最高值不高于5mg/dL,通常表示是低危的,家長可以通過日常護理來改善寶寶的癥狀。但是,如果寶寶此時的黃疸數值超過了8mg/dL,則表明寶寶面臨一定的風險,此時,寶寶最好到醫院進行治療。
新生兒喂奶是沒有固定時間的,可以根據寶寶的情況按需哺乳,寶寶餓了就要及時的喂奶,寶寶如果心情愉悅,沒有出現哭鬧的情況可以不去喂奶,寶寶生下來的一個月時間內吃奶是比較頻繁的,吃飽了就會排尿,就需要盡快哺乳。
剛出生的嬰兒身高、體重標準通常是50厘米左右、3千克左右。
剛出生的嬰兒離開母體時,周圍環境會對嬰兒產生巨大的影響。要積極適應新環境,首先要保證室內溫度適宜,25℃左右。夏季要注意降溫,冬季要注意通風。室內光線不能太暗或太亮。新生兒的感光比較弱,如果光線過強會刺激眼睛,建議掛上光線適宜的窗簾。同時建議選擇純棉材質,如果室內溫度比較低,可以戴小帽子,尿布最好是純棉、吸水性比較好。睡覺時要注意,新生兒不能睡枕頭,睡覺時最好睡硬板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