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拉水狀大便,家長應該及時帶嬰兒前往醫院就診,檢查出相關原因,可以通過化驗血常規、c反應蛋白、大便常規等檢查來了解感染狀況;還要遵醫囑空腹服用蒙脫石散,可以起到止瀉作用,注意預防和糾正脫水,同時在餐后半小時后遵醫囑服用益生菌來調理腸胃,還要保持嬰兒肛周的衛生,以免受到細菌感染引起尿布疹,對嬰兒的身體是不利的。
寶寶拉肚子通常不會很嚴重。但如果寶寶因為拉肚子脫水了,就需要去就診,所以,首先應該注意給寶寶補充足夠的水分。如果寶寶沒有嘔吐,要繼續給喂母乳或配方奶。可以化驗一下大便常規。
寶寶拉肚子拉水,主要是因為飲食不合理,或是消化不良,要根據寶寶的具體情況來進行治療。哺乳期間要注意飲食,不要吃生冷的食物,以免孩子吃完母乳后會拉肚子。如果孩子吃的是奶粉,應該檢查一下有沒有對牛奶蛋白過敏,不過敏的情況下可以吃腹瀉的奶粉。補充輔食的孩子要注意,可以暫停兩天的輔食。等孩子的身體狀況好了,就可以吃一些輔食了。
嬰兒拉奶瓣可能是消化不良、著涼引起的,需要注意護理,必要時服用藥物。
一般嬰兒拉奶瓣時,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消化不良,所以要注意少食多餐,在喂奶的時候給孩子喂5-10毫升的水,這樣有助于消化。還可以通過口服益生菌來調節腸胃,也可以口服健脾的中成藥,補充輔食后可以適當的減少輔食,也可以暫時停止補充。另外,如果孩子著涼了,可能會拉奶瓣,主要是由于受涼引起的腸道功能紊亂,消化功能降低,要注意保暖,還要吃一些益生菌或促進消化的藥物。
嬰兒拉肚子低燒治療上主要是做好以下幾點:
1.退燒:建議使用物理降溫的辦法,比如貼降溫貼、溫水擦浴等,如果是高燒,應該及時吃布洛芬滴劑
2.對癥治療:嬰兒應該在醫生指導下使用蒙脫石散、布拉氏酵母菌散、雙歧桿菌等藥物進行治療
3.防治脫水:腹瀉丟、發燒都容易導致脫水,所以應該使用低滲口服補液鹽來預防或糾正脫水。
嬰兒拉稀水常見的病因有飲食不當、喂奶姿勢不當、寄生蟲感染等,不同病因有不同治療方法,具體分析如下:
1、飲食不當,如果一次給嬰兒吃太多、太油膩、辛辣等食物,就可能導致拉稀水,這時候可以給吃一些腸道益生菌進行治療。
2、喂奶姿勢不當,可能就會讓空氣進入胃部,從而可引起腹瀉,需要及時調整喂奶姿勢,即可改善。
3、寄生蟲感染,由于嬰兒患有蛔蟲病、繞蟲病、賈第蟲病等,這些寄生蟲主要會寄生在大腸的道內,就會出現拉稀水的現象,建議喂服打蟲藥。
具體治療方案建議及時就醫,在醫生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