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腸要掌握灌腸的溶液溫度、濃度、流速和壓力還有液量。如果是傷寒病人,灌腸溶液不能超過500ml,壓力要低,也就是液面和肛門不應該超過30cm,降溫灌腸應該保留30-40分鐘之后排出,排便后30分鐘再檢測體溫。
鋇灌腸檢查的注意事項是:在體檢前一天,可以選擇少渣、半流質的食物,比如米湯、稀飯、面糊等。下午用沸水沖服瀉劑,在醫師的指導下使用,避免出現副作用。
在檢查當日,要把糞便全部排出,然后在2個小時內進行胃腸鋇劑灌腸。如果出現結腸活動性大出血,建議不要進行灌腸檢查。檢查完后24小時內不要進行洗腸。在檢查期間,要有良好的情緒,并與醫生合作。要注意腹部的保暖。
在灌腸過程中,患兒會出現面色蒼白、出冷汗、劇烈的腹痛、心率加快、氣急,時候應該立即停止灌腸,灌腸的時候一定要特別注意,灌入的灌腸液,不能夠過快過猛,更換灌腸器械的時候,要防止空氣進入,要避免直腸內的液體返流。
一般來說,傷寒灌腸的注意事項如下。
傷寒是由傷寒桿菌引起的急性腸道傳染病。主要有高熱、中毒面容,緩脈,皮膚玫瑰疹等癥狀。傷寒桿菌可能會對腸道造成一定的損傷,因此灌腸是要注意觀察患者有無痛苦反應,而且灌腸時要使用溫熱的熱體。
患者應該注意休息,避免劇烈運動及過度勞累,保持清淡飲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
保留灌腸是用導管經肛門插入腸道內,并且由此注射入液體,達到通便排氣,促進腸道蠕動,軟化大便降溫催眠等作用的一項操作,保持腸道清潔。同時灌腸時插入肛門深度約10到15厘米左右,流速要慢,壓力要低,以便于灌腸液的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