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的癥狀和程度有一定關系。單純發育不良表現為雙側大腿內側皮紋不對稱,患側肢體活動減少,關節出現異響等。如果出現了嚴重的發育不良,達到脫位期,可出現雙下肢不等長,將膝關節屈曲90度后,膝關節平面出現一高一低,同時合并發育不良的表現。
髖關節發育不良在早期表現為下肢畸形及異常,比如兩條腿不一樣長,然后在嬰兒時期這個臀紋不對稱,然后剛開始學會走路的時候,走路的步態不一樣,有跛行。如果到了后期,它的癥狀主要表現為軟骨的一個異常的磨損。
嬰幼兒髖關節發育不良患者,會有以下這些癥狀表現。
1、臀紋不對稱,以及下肢不等長。
2、髖關節活動時有響聲或疼痛的癥狀。
3、關節活動不對稱。
4、先天性肌性斜頸、足部畸形。
發現嬰兒出現這些癥狀后,要立即去醫院骨科就診,通過X線檢查、體格檢查等方法就能夠確診,然后及時采取治療,防止時間長了形成膝關節外翻畸形等并發癥增加治療的難度。
嬰兒髖關節發育不良癥狀有雙側臀紋不對稱,腿出現一條長一條短的情況,或者是一側大腿或者的是臀部出現多余的皮膚褶皺,雙側的髖關節活動不對稱。走路跛行。小孩在走路的時候,出現了一條腿有點瘸。
幼兒髖關節發育不良的臨床癥狀是髖臼發育不良、髖關節半脫位、全脫位及髖關節不穩定。髖關節發育不良常見于女性幼兒,女性的發病率大約是男性的5-10倍。單側較多,雙側少見,左側多于右側,并且常伴有其他骨發育異常改變。
發育性髖關節發育不良簡稱DDH,癥狀主要表現新生兒及嬰幼兒時期表現為皮紋不對稱,胸腰部明顯前凸,臀部后凸,步態搖擺或跛行,單側髖關節脫位時可表現為雙下肢不等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