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況下,初生兒黃疸高,家長要及時帶初生兒就醫檢查,并對癥治療,緩解相關癥狀。具體內容如下:
1.就醫檢查:初生兒黃疸高,家長要及時帶初生兒就醫檢查,查明原因及化驗膽紅素數值,確定是溶血還是感染等原因導致的,以便能夠對癥治療。
2.對癥治療:如果是溶血導致的,可以及時在正規醫院進行輸注白蛋白,換血治療;如果是感染導致的則及時治療感染即可。
新生兒出現黃疸是由于體內膽紅素代謝出現異常引起的原因,孩子的黃疸分為生理性黃疸和病理性黃疸,遵醫囑給孩子照藍光進行治療就可以了,如果還持續升高,需要做全面檢查。
新生兒黃疸,是指未滿月(出生28天內)的孩子,由于肝臟功能發育不完善,膽紅素代謝異常,引起血中膽紅素水平升高,膽紅素沉積在皮膚表面,從而出現的以皮膚、黏膜及鞏膜黃染為特征的一種疾病。此病是新生兒中一種很常見的疾病,約有85%的足月兒及絕大多數早產兒在出生后一周內出現黃疸。可以帶寶寶去醫院新生兒科就診,積極治療,慢慢會好的。
新生兒一旦診斷為黃疸,一般會收住院。一般最常用來治療黃疸的手段就是光療。就是使用420-460納米的藍光照射皮膚,使膽紅素發生光學異構,其物理性質就會發生改變,從原本不溶于水而溶于水,通過尿液排出。
初生嬰兒黃疸高可以采取以下方式進行治療:
新生兒出現黃疸偏高有兩種情況,一是生理性黃疸,二是病理性黃疸。生理性黃疸的顏色不是很深,隨著時間的推移,寶寶的胃口會越來越好,精神也會越來越好,一般十天左右就會消失。第二種是病理性黃疸,一般嬰兒黃疸的出現時間較早,或是病情較重,持續時間較長,應考慮為病理性黃疸。病理性黃疸多見于出生后15天,黃疸指數大于15mg/ml,多見于早產兒,需要及時就醫治療。
新生兒黃疸有兩類,一種是生理性的,一種是病理性的。
生理性黃疸一般發生于新生兒2-3天,四到六天最為顯著,七到十天后,便會慢慢的消失。如果是早產兒,則會出現較長的病程,除了出現輕度食欲減退外,并無其它臨床表現。
病理性黃疸一般是指在出生24小時內出現黃疸,2-3周內不消失,甚至會加重,或反復出現。
生理性黃疸無需治療,如果出現病理性黃疸,應立即去醫院做藍光檢查。另外還可以讓寶寶多吃點東西,多排便,有利于緩解黃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