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秋季腹瀉可以通過日常護理、使用藥物等方式處理。
在小兒出現秋季腹瀉后,最關鍵的是,要讓身體保持足夠的水分。需要注意的是,對于秋季腹瀉,抗生素不起作用,反而會引起正常的腸道菌群紊亂,從而導致腹瀉。此外,要鼓勵飲食,給予有營養、易于消化的食品,如果體溫在38度以上,可應用退熱藥物,并注意劑量和間隔。寶寶三天內仍不見好轉,帶他前往醫院找醫生診治,并詳細把寶寶的腹瀉情況告訴醫生,以盡快尋求到正確的方法治療。
很常見的,是每天都可以遇到的,因為輪狀病毒感染以后引起來的,大多是病毒感染治療,一個是抗病毒,同時可以用一些治療腹瀉的藥物,同時一定要注意給孩子補水,避免脫水以后引起電解質紊亂。
小兒秋季腹瀉嘔這種癥狀可以考慮注意一下飲食結構,藥物可以選擇一些具有收斂止瀉來調節。而且需要注意腹部保暖,如果是吃藥,效果不夠理想,就需要去醫院檢查一下大便常規,看一下是否出現腸炎的癥狀。
兒童秋季腹瀉的處理方法如下:
1、對因處理:秋季腹瀉主要由輪狀病毒感染引起,所以對因治療并不需要特別處理,也不需要給孩子使用抗病毒藥或者抗生素,這些藥物對縮短孩子的病情沒有任何幫助,只需要等待病毒感染的自然病程就可以了,大部分孩子秋季腹瀉病毒感染的自然病程一般在1-2周左右;
2、對癥治療:秋季腹瀉主要表現為腹瀉,腹瀉次數多,量大,每次大便的水分多,秋季腹瀉的孩子容易出現脫水的癥狀,可以給孩子服用蒙脫石散、益生菌、鋅制劑等,幫助孩子調整大便性狀,減少腹瀉和水分的丟失。另外還要保證孩子的攝入量,避免脫水。如果孩子已經出現脫水的癥狀,比如精神反應差、少尿、無尿、哭時沒有眼淚、前突凹陷等癥狀,一定要及時到醫院進行靜脈補液治療。脫水對孩子的影響要比腹瀉嚴重,因此應積極預防脫水,出現脫水時應及時治療。
如果孩子患上了秋天的痢疾,通常會出現發熱的情況。秋季腹瀉寶寶出現發熱的癥狀有以下特點:
1、秋季腹瀉后容易出現脫水,脫水后寶寶發熱比較難控制,要及時補充水分,避免脫水。
2、發熱退熱處理:對乙酰氨基酚、布洛芬混懸液等具有退熱作用的藥物,在兒童中使用較為普遍,也較為安全。如果服用藥物后體溫不會出現明顯的降低,可以通過物理降溫的方法進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