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癥是指體內貯積的脂肪量超過理想體重20%以上,是一種由遺傳因素、環境因素等多種原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慢性代謝性疾病,其發生機制是因為能量攝入超過能量消耗,導致體內脂肪過度蓄積和體重超常。兒童肥胖癥主要是因為營養過剩,不能節制進食高熱量,高蛋白,脂肪,高糖,油膩,油炸等食物。還有就是缺乏鍛煉和消耗減少導致的肥胖。兒童肥胖癥還與心理、遺傳、中樞調節等因素有關。
肥胖癥是指體內脂肪積聚過多,并超過標準體重20%者可稱為肥胖癥。
單純性肥胖是遺傳因素、環境因素、內分泌調節異常、炎癥、腸道菌群等多種原因相互作用的結果。繼發性肥胖是由于某些疾病,如甲狀腺功能減退、皮質激素增多癥等引起。患者要調整飲食,使熱量攝入低于消耗,根據醫生或營養師制訂的食譜堅持執行。每餐不要吃太飽,可以少食多餐。
肥胖癥可能是遺傳因素、社會文化經濟因素、發育因素等引起的。
1、遺傳因素:部分原發性肥胖者具有家族聚集的趨勢,可能是遺傳因素所致。
2、社會文化經濟因素:在不同的文化和經濟條件下,該病的發病率有很大差異,發達國家的肥胖率在40歲以上,婦女的比例是30%,男性的比例是20%,發展中國家的比例很低,不到1%。
3、發育因素:26-50歲肥胖發病率呈直線上升趨勢,26歲之前發病率較低,到50歲時發病率增加一倍,這主要是由于內分泌代謝、身體運動等因素引起的。
肥胖癥并不是一種傳染病,沒有傳染性,所以肥胖癥不會傳染。但是肥胖癥不僅與遺傳有很大關系,還與患者的日常飲食有很大的關系,患有肥胖癥的患者要注意控制飲食,采取科學合理的減肥方法進行減肥,控制體重。比如多吃雞蛋、牛奶等高蛋白的食物,盡量少吃或不吃油膩、辛辣的食物,多出門進行散步、跑步、登山、打太極等體育鍛煉。
一般情況下,兒童肥胖癥可能是飲食引起的,具體內容如下:
孩子們的肥胖病病因可能是吃得多,動得少,消耗少是導致肥胖癥的一個主要因素。另外,肥胖癥與甲狀腺功能減退、垂體、下丘腦、腎上腺等內分泌腺體有關。因先天性肥胖癥而導致的,其原因是性功能不全或視覺和聽覺失調。如果是因為病因導致的肥胖癥,一定要去兒科醫院檢查,看看是單純的肥胖癥,還是病理性的肥胖癥。
肥胖癥是由于體內脂肪積聚過多而引起的一種狀態。
該病通常由于食物攝入過多,或者身體代謝發生變化,導致體內脂肪積聚過多,從而導致體重過重,從而引起人體病理生理變化。對于肥胖癥患者,建議首先進行營養和運動治療。減少脂肪的攝入量,增加運動量,可以減少脂肪在體內堆積,促進身體消耗多余的熱量,可有效地好肥胖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