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疝氣手術后,一般在七天左右可以恢復正常,手術后3個月左右基本上可以恢復日常活動。
兒童疝氣一般是由于胎兒時期腹壁、腹股溝等位置發育缺陷,導致腹壁上存在一些先天的孔道未閉合,出生后兒童在哭鬧、劇烈活動、便秘、咳嗽時腹部壓力增大,腹腔內臟器凸出體外形成。
兒童疝氣多數不能自愈,需要手術治療進行修復,手術以后傷口位置通常需要七天左右長好,恢復正常。一般術后三個月左右對哭鬧、劇烈活動、便秘、咳嗽等行為可耐受,恢復正常。
兒童疝氣手術后要注意休息,三個月之內盡量不要劇烈活動,避免影響傷口愈合。
兒童疝氣術后通常1-8小時會醒。
兒童疝氣術通常會采用全身麻醉的方法,而小兒全身麻醉后醒來的時間與麻醉方式、體質、藥量等有關,通常在術后停止藥物后,孩子會醒來,但也有可能要一個小時。手術后的清醒時間與用藥量有關,一般在手術完成后就可以蘇醒,但也會有想睡覺的感覺,一般術后6-8個小時就能徹底蘇醒。麻醉期過后,患兒可能會出現惡心、嘔吐等胃腸道反應,這是一種正常的術后反應,不必過于緊張。
疝氣術后壓個鹽袋是為了止血,再就是保持刀口平整。壓迫止血的作用是最主要的,一天以后就可以去掉,但是多壓也無副作用。完全恢復需要3個月,3個月內盡量避免孩子長時間的哭鬧等增加腹壓的情況,避免孩子過于劇烈的運動。
小兒疝氣手術后痛多久需要根據患兒的體質和術后恢復情況進行判斷,一般三到四天后疼痛可減輕。
一般小兒疝氣手術后三到四天后疼痛可減輕,可以下床走路,但是要注意不要做任何增加腹部壓力的運動,比如咳嗽、大笑等。如果患兒的體質較好,術后恢復情況不錯,疼痛的時間會有所減少。恢復期間要預防便秘,保持常規的體檢和多休息。小兒疝氣是新生兒的一種常見的先天病,多發生在男童身上,主要表現為患兒在腹股溝和陰囊中出現腹膜鞘狀突,在患兒還沒有發育成熟的時候,可能會出現這種情況。
小兒疝氣手術一周后通常可以穿紙尿褲。
在寶寶做完疝氣術后一周,傷口通常基本好了,一般可以穿紙尿褲。但如果是不透氣的紙尿褲,很有可能會導致尿布疹等問題。如果擔心孩子會尿床,可以使用尿片。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小兒疝氣手術的傷口出現發紅、腫脹、皮溫過高等癥狀,或是有分泌物出現,甚至有出血的表現,一定要立刻返回醫院進行治療。
小兒疝氣手術后多久可以走路,需要根據恢復情況來決定。
目前針對治療疝氣的手術一般都是微創手術,傷口比較小能盡快的康復,疝氣手術本身屬于一個小型的手術。因此,患兒在手術后通常一個星期就可以下床走路,但是每個人的身體情況不同,所以恢復的能力也有所差異。雖然患兒在手術一個星期左右可以下床走路,但是需要控制自己的活動量。患兒在做了疝氣手術后,需要注意的是活動力度和活動量,所以在小孩兒手術一個月內,應該避免跳動、蹦高甚至跑步這些刺激的運動,以保證手術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