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濕疹是嬰幼兒期常見的皮膚病,主要表現頭面部、軀干有紅色丘疹或小痘痘,嚴重的可能會有滲出和結痂的情況。小兒濕疹是常見病,導致有很多誤區,具體如下:
一些人認為濕疹是胎毒,是正常反應,這是不對的,寶寶本身沒有毒,而乳汁是有高營養價值的營養來源,也不是毒。還有認為寶寶濕疹怕濕也是錯誤的,濕疹其實特別怕干,要做好寶寶的保濕工作。
小兒濕疹的表現有皮膚瘙癢、丘疹、煩躁不安、睡眠質量差等。
小兒濕疹與遺傳、接觸易敏物質等因素有關,臨床上可分為急性期、亞急性期、慢性期,其癥狀也各不相同。在急性期,孩子會有大量的丘疹、水皰、瘙癢等癥狀,如寶寶抓破皮膚可表現為糜爛面、漿液性滲出。亞急性期會出現小丘疹、白色鱗屑、結痂等癥狀,并伴有瘙癢。慢性期的孩子會出現皮膚增厚、色素沉著、鱗屑、陣發性瘙癢等。另外,一些患兒在發病過程中也會出現煩躁不安、睡眠質量差等癥狀。
如果出現這些癥狀,家長要及時帶患兒就醫治療。
小兒濕疹不可以吃辛辣、生冷、刺激性的食物,比如杏仁、辣椒、核桃、栗子、生蔥及生蒜等。
這些食物吃了后很容易導致病情加重。濕疹很容易復發,因此治療上要采用全面的療法,可以在醫生指導下使用外涂藥物和口服藥物治療。
在治療的過程中需要堅持長期用藥,即使好了也不能停藥,要避免再次復發。平時生活上要注意保持環境衛生。
小兒濕疹的西醫治療有以下幾種:
1、常規治療:飲食要講究規律,按時、定量,避免因吃得太飽而傷脾。2、全身治療:應用氯苯那敏(撲爾敏)、布克立嗪等抗組織胺類藥物。可以調理腸胃,還可以服用人參白術散、消化酶、補鈣、維他命C等。
如果西醫治療效果不明顯,可以進行中醫治療,以甘寒散熱藥為主,輔以健脾消氣的藥物。小兒香桔丹可口服。
小兒濕疹出現的主要癥狀是皮膚表面出現紅斑、米粒樣丘疹、皰疹、糜爛、滲液和結痂,炎癥反應明顯,局部皮膚有灼熱感和癢感。通常在寶寶的頭、面頰、外耳部,甚至可以遍及整個面部和頸部,嚴重的手、足和胸腹部都可見到。濕疹起初為鮮紅色,略帶水腫,邊界清楚,表面濕潤,繼而轉成主要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