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肌張力低的表現有運動量小、肌肉無力、肢體異常等。
1.運動量小:嬰兒在肌肉緊張度低時,會出現不喜歡運動的情況,從而造成運動量減少,同時也會缺乏自由活動和對運動的自控性。
2.肌肉無力:嬰兒在肌張力較小時,會出現吮吸母乳的行為,而1-4個月肌張力較弱的嬰兒則會出現不能抬頭、不能進行仰臥等運動,出現不飽滿的現象。
3.肢體異常:嬰兒在做側臥時會有仰臥的感覺,四肢的平衡性比較差,如果病情加重,會有不能自己活動的情況。
一般情況下,小兒肌肉緊張度低下需要多長時間才能好。感染引起的肌肉緊張度降低,可以通過感染來恢復腦細胞的功能,使肌肉力量得到回復。由于電解質失調,例如低鉀,會引起肌張力降低,通過適當的血鉀可以幫助孩子的肌肉緊張度快速的提高。如果嬰兒的肌肉張力低,要注意有沒有腦性癱瘓。胎兒在分娩時出現缺氧、顱內出血等情況,會導致永久的神經功能缺損,肌肉緊張度會一直存在,難以痊愈。如果出現肌張力低寶寶的情況,建議家長及時帶寶寶去醫院就診,盡早治療有利于身體健康。
肌張力低也叫肌肉無力,也就是肌肉的力量不足,不能維持各種姿勢和基本運動。它主要表現有四肢無力、吃奶差、不哭不鬧、不會站立,也不能坐、寶寶抱起來很軟,家長移動寶寶時很容易就變換形態,自己不會使勁等癥狀。導致肌張力低下主要是由于遺傳性因素、先天性或者營養不良導致的,不能明確是否患有肌張力低下,到醫院做檢查明確診斷,綜合治療。
會出現身體發軟及自發運動減少,這是肌張力低下的癥狀表現,而身體發硬,這是肌張力亢進的癥狀,在一個月時即可見到。如果持續4個月以上,則可診斷為重癥腦損傷,智力低下或肌肉系統疾病。
肌張力,通俗的說就是肌肉的張力,是維持各種姿勢以及基本運動的基礎。如果孩子肌張力缺乏,那么就會出現四肢無力、肢體不能抵抗重力、不會站立、坐等癥狀。如果是肌張力低到極致,那么就是癱瘓。對于肌張力低的寶寶可以給孩子做一些輔助的運動,例如爬、翻身、游泳等。
肌張力低下的寶寶表現,正常的寶寶在平臥的時候四肢一般處于屈曲的狀態,肌張力低下的寶寶在平臥時會表現四肢伸直,松軟,寶寶的頸肌張力低下,趺坐時頭是后仰的,而正常的寶寶頭部會處于直立的狀態,或者頭部處于直立之后很快表現頭向下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