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身高低于正常同年齡孩子的3個標準差以下算矮小癥。
小孩要根據小孩的年齡來確診矮小癥。根據同齡和同性的標準身高,如果低于p3或p3,則可以確診為矮小癥。矮小癥一經確診,首先要進行矮小原因的篩選,并進行安全性篩選,并在早期使用生長激素。建議保證充足的睡眠,在睡覺的時候分泌的生長激素要比醒著的時候多三倍,在晚上10點之前要睡覺,一天要睡8-9個小時,夏季要睡上半個鐘頭。
身高多少算矮小癥需要根據具體情況進行判斷。
如果是同一族群,同一性別,同一年齡段的病人,如果其身高在兩個標準差之下,則屬于矮小病。此外,兒童的生長速率也可以用來衡量矮小癥,3周歲以內的嬰兒生長速率低于7cm;在3歲至青少年之前,生長速率在3~5cm/年以內;青少年的生長速率低于5-6cm等情況都屬于身高的生長比較遲緩,可能是矮小癥的表現。
矮小癥是指兒童的身高低于同性別、同年齡、同種族兒童平均身高的2個標準差,每年生長速度低于5厘米者。一般這種矮小癥多是由于體內生長激素分泌不足引起來的,如果不及時的進行治療,最終的身高不會超過130厘米。
同種族、同性別、同年齡病人身高低于正常人群平均身高兩個標準差以上或第三百分位以下,就能診斷為矮小癥了。另外,孩子身高增長速度也可以作為一個評判標準,3歲以下嬰幼兒增長速度小于7厘米/年;3歲-青春期前,增長速度小于3-5厘米/年;青春期增長速度小于5-6厘米/年,都屬于身高增長緩慢。
一般情況下,矮小癥有具體的量化標準。
1、8周歲男孩與女孩平均身高為129cm,若低兩個標準差,即比129cm低11cm左右。
2、10周歲男童和女童標準身高為140cm,矮小癥患兒低于此標準11cm。
3、12周歲男孩和女孩身高為152cm左右,矮小癥患者低于此標準10cm左右,即142cm左右。
4歲孩子身高不足95厘米的就屬于身材矮小了。一般孩子出生第1年身高增長最快,大約增長25厘米,第2年增長10厘米,兩歲以后平均每年增長5~7厘米。4歲孩子的身高可以按公式計算,身高=年齡x7厘米+75厘米。得出四歲孩子標準身高為103厘米,身高發育小于同齡兒童身高中位數減少兩個標準差或者第3百分位以下者,屬于身材矮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