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慢性宮頸炎的病人,可以選擇外用的藥物,也可以結合口服的藥物進行對癥的處理。
正常的白帶是清澈、無色、少量的,如果是白色的,可能是患了宮頸炎或者是陰道感染,這時需要去醫院進行分泌物檢測,通過婦科內診可以看出子宮頸的狀況。宮頸粘膜潮紅色,發黃,粘稠,多,有異味,有瘙癢等癥狀,需要定期去醫院進行宮頸TCT、HPV檢測,主要用于早期發現宮頸癌和癌前病變。如果不考慮宮頸癌、癌前、宮頸糜爛、宮頸發炎等疾病,一般采用外用藥比較好,還可以結合服用一些口服的藥物進行對癥處理。
白帶增多,慢性宮頸炎無癥狀,呈淡黃色白帶,有時可帶有血絲,也可有接觸性出血。偶有分泌物刺激引起外陰瘙癢不適。發現子宮頸呈糜爛樣改變,觸之易出血。可有宮頸觸痛,也可表現為子宮頸息肉、宮頸腺體囊腫或子宮頸肥大。
慢性宮頸炎,對于女性身體的影響還是非常嚴重的,可能造成宮頸口被堵塞,精液無法順利的穿過子宮頸,到達女性的宮腔就會造成不孕,引起并發癥,就是宮頸癌了,可以使用一些消炎藥或者進行宮頸錐切。
如果是宮頸納囊,宮頸肥大和輕度宮頸糜爛,平時沒有什么癥狀,比如白帶多,同房出血或者血性白帶,可以不用處理,每年定期復查就好。否則需要微波局部物理治療或者宮頸錐切,利普刀手術治療。當然宮頸糜爛也可以陰道外用藥治療,而宮頸息肉要行息肉摘除手術。
慢性宮頸炎主要以不同病變采用不同治療手段。對于初次就診表現為宮頸管黏膜炎癥者,通常需要進行性傳播疾病病原體的檢查;對持續或反復發作的宮頸管黏膜炎癥,也應除外是否為沙眼衣原體或淋病奈瑟菌的再次感染。對慢性宮頸管黏膜炎癥還應注意有無細菌性陰道病存在,若存在,應給予相應處理。對表現為宮頸糜爛樣改變者,若伴有接觸性出血或分泌物明顯增多或表面呈顆粒狀或乳頭狀突起,而未檢測到性傳播疾病病原體,并排除SIL以及宮頸癌,可給予物理治療,包括激光、冷凍、微波等方法。若為宮頸糜爛樣改變并無炎癥表現,而僅為生理性柱狀上皮異位則無需處理。宮頸息肉可行息肉摘除術,并送病理組織學檢查。宮頸肥大患者若能排除引起宮頸肥大的其他原因,一般無需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