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情況下,腳部骨折術后一般要3個月左右才能完全康復。骨折后4-6周即可進行下地負重和步行功能鍛煉,但在下地之前,一般要進行1-2個月的運動,才能完全恢復正常。
但如果發生了足部的距骨和舟骨骨折,則因為血液循環不暢,骨折的生長會比較慢,一般要5-6個月左右才能完全恢復。因此,術后早期康復訓練要注意控制強度,逐步進行。
腳骨折消腫通常需要15-60天的時間。
在發生腳部骨折后,局部通常會出現腫脹、疼痛等癥狀,而腳部的消腫要看個人的體質、治療方案等方面,同時要看骨折的累計程度和恢復情況。如果是輕微的腳部骨折,大約半個月左右腫脹癥狀通常就會消失。但如果骨頭附近的軟組織受損,消腫的速度會比較緩慢,一般要一兩個月才會消腫。腳骨骨折在短時間內要注意休息,局部制動,防止影響恢復,目前建議去專業的骨科醫院就診,根據骨折的程度針對性治療,要避免盲目口服藥物。
腳骨折初期腫脹可能是由于氣滯血瘀引起的,通常會有腫脹、疼痛等癥狀,一般三天左右水腫癥狀最為明顯,患者此時需要注意臥床休息,并且24小時后進行冷敷,然后在24小時后再進行冷熱交替敷,一周后水腫可能會逐漸消失。晚上睡覺的時候要把雙腿抬高,高度要高于心臟,可以放在床邊,也可以放在大腿下面,讓血液和淋巴液回流,防止水腫的進一步惡化。
腳趾骨折后,一般完全恢復的時間是在三個月左右。
腳趾骨折后,一般要進行石膏或支具固定,禁止下地負重行走,在第六周的時候,可以進行X攝片和體格檢查,如果在骨折斷端已經有連續性骨痂可以逐漸開始進行踝關節的功能訓練和足趾功能訓練。
患者還要避免劇烈運動,多臥床休息,飲食清淡,作息規律,可以保持身體健康,促進身體恢復。
一般情況下,腳指骨骨折的恢復時間與骨折的程度、局部軟組織損傷的情況、治療方法有關。具體情況分析如下:
如果病情較輕,局部腫脹疼痛不明顯,可采用石膏或支具固定,4-6周后拆除固定進行關節康復功能訓練。有些人在6到8周左右就能輕松地行走了。如果骨折移位較大,說明局部軟組織損傷較大,需要進行手法復位、手術內固定治療,骨痂生長需要8-10周左右,之后需要進行功能康復鍛煉,恢復時間一般在3個月左右。
腳骨折三到四個月的時間能消腫。
如果是因為靜脈回流不良導致的腫塊,那么在三四個月內就會消腫。一般情況下,經過長期的積極配合,血管循環重建后,腫脹會逐漸消失。治療方法是將患肢抬高,有利于促進血液循環,促進腫脹。可以使用活血化瘀的藥物,每日一次燙洗一次,同時可以用活血化瘀的中藥進行熬煮,然后再清洗。其次是靜脈血栓所致的腫脹,具體多久能消腫,要看患者血栓的大小、血栓的部位和后續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