髖臼骨折的保守治療方法有臥床休息、大轉部位的骨牽引術等。具體分析如下:
1、臥床休息,用股骨髁上骨牽引治療,能使髖臼骨折恢復良好,術后恢復良好。由于股骨頭的局部有足夠的血供,所以正常的骨折是沒有問題的。
2、若合并髖部中央脫位,需采用大轉部位的骨牽引術,以達到復位,保證髖臼的完整性,從而促進髖臼的正常修復。
髖臼骨折如果是沒有明顯的移位,可以保守治療。主要是臥床休息靜養,另外可以配合活血化瘀的藥物治療,比如活血止痛膠囊等,還可以配合骨肽片等藥物治療。經過100日的保守處理后,大部分傷口都已痊愈。術后應定期進行X片檢查,以便掌握股骨頭的恢復狀況。在檢查時,患者的骨骼已完全恢復,能夠站起、走路。檢查完后發現沒有完全恢復,可以進行恢復。
具體下床活動時間因人而異,患者經手術后固定較好者,2周后即可在床上坐起適當活動,6周后扶拐進行下床活動,循序漸進的行功能康復鍛煉,不能操之過急,在恢復過程中不要吃生冷、刺激、茶葉等。
髖臼骨折不治會導致創傷性關節炎、股骨頭壞死等。髖臼骨折屬于創傷中較為嚴重的一種,應以解剖學復位、強化內固定、早期功能鍛煉為主要原則。如果骨折移位小于2mm,則不需要任何處理。此外,一些病人在經過保守治療和康復后會有創傷性關節炎的發生。如果移位大于2mm,或者符合手術指征未手術的骨折,則容易發生創傷性關節炎,嚴重時可導致股骨頭壞死,也有少數病人會發生髖關節脫位、坐骨神經損傷,術后恢復困難。
髖臼骨折主要是指骨盆兩側髖關節出現了骨折的情況。髖臼骨折最常見的是后髖脫位,或者是臀部遭受嚴重的創傷。髖臼是髖關節中最主要的部分,股骨頭位于髖臼中,髖臼和股骨頭之間的聯系就像夏季人們戴著帽子一樣,髖臼就像是一頂帽子,而股骨頭就是腦袋。結論:髖臼骨折需要盡快進行外科手術,將斷裂、斷裂的骨骼重新接上,以達到解剖學復位的目的,以保證髖關節的正常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