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骨折拆線后要等待縫合后再進行沐浴,否則會造成傷口的感染。通常情況下,一周左右就能進行沐浴。
在骨折拆線后,患者可以通過服用微量元素和維生素來幫助骨骼的修復。平時可以多喝些骨頭、魚湯、動物內臟等,也可以促進骨頭的生長、恢復。在骨折拆線以后,可以進行適當的活動,例如屈伸,轉動等,也有利于患者身體的恢復。
通常來說,骨折拆線后1個半月左右能下地。
在骨折拆線后,一般要1個半月左右后能下地。起床之前要做好全身的運動,包括局部的肌肉和關節。當全身的肌肉和關節都能完全的康復后,就可以拄著拐杖走路了。早期走路時要盡量不要讓受傷的四肢承受重量,否則會造成骨折部位的變形和延遲。骨折末端的不穩也可能引起假體的發生。另外,骨折后的飲食也很關鍵,建議多吃高鈣食物。
一般情況下,由于具體情況不同,骨折術后最晚拆線的時間也不同,可能是10天,也可能是3周。
1.10天:如果患者的骨折發生在骨干部位,且愈合情況較好,通常最晚可在10天左右拆線。
2.3周:如果患者的身體情況比較弱,有低蛋白血癥等問題,愈合能力差,愈合的時間也比較長,拆線的時間則通常比較晚,一般最晚會在3周左右拆線。
就拿四肢骨折的手術來說吧,一般在手術后每隔3天更換一次藥物,2周拆線。
平時適當抬高患肢制動,利于局部血液的流通,以免下肢腫脹。推薦口服活血化瘀藥和消腫藥,為緩解骨折后下肢腫脹。另外對一些特殊類型骨折如肱骨遠端粉碎型粉碎性骨不連也可采用保守治療,但一般主張盡早行內固定治療。骨折手術后4~6周復查X線片,在此過程中,建議對下肢或者病人進行適當屈伸功能練習,有利于局部骨折愈合。
如果需要進行早期負重鍛煉,則應盡量選擇膝關節以下部位。
通常來說,踝骨骨折術后12-14天內拆線。
人體各個區域的皮膚血液供給情況會導致術后拆線的次數也會有差異。相對來說,血管末端的血液流通比較慢,所以,拆線的時間要比腹部和頭部的拆線要慢。而踝骨骨折,通常需要進行手法復位或者手術,一般在12-14天內進行拆線。此外,當踝關節術后出現炎性反應、皮緣壞死、發黑、發青等癥狀的時候,需要多加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