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質疏松病人骨折后較正常人不易愈合。
因為骨質疏松癥可使成骨細胞功能障礙而延遲骨折愈合,應同時給予骨質疏松積極的治療,可采用骨肽、唑來磷酸等類型的藥物治療。還可多曬陽光,口服碳酸鈣D3片的聯合療法。
在日常建議適當進行運動,不要劇烈運動,注意勞逸結合,當出現不適癥狀時,注意休息,也要及時就醫檢查,查看是有疾病產生。
骨質疏松的患者容易骨折主要是骨喪失引起的。骨折是骨質疏松中最常見和最嚴重的并發癥,不但給病患帶來了極大的疼痛、經濟上的壓力,而且會使人的行動受到極大的影響。
骨質疏松病引起的骨折在老年人早期最常見,其次是橈骨遠段,其次是在老年人中出現,當骨量損失超過20%時,就會出現這種情況,主要是由于骨質疏松引起的骨喪失,從而導致骨頭的強度下降,同樣的外部壓力下,骨折的幾率也隨之增大。骨質疏松癥引起的骨流失,會造成骨組織喪失,從而導致骨頭的脆性增大,在受到外界的壓力時,很有可能出現斷裂。
骨質疏松癥易發生骨折。骨質疏松癥的一個重要臨床特征是由于骨量的減少,導致骨組織結構的變化,導致骨的強度下降,在受力時易出現骨折。老年人的身體平衡能力降低,更易摔倒,骨折危險增加。最常見的是脊柱,髖部和腕部,髖部骨折可能會使人躺在病床上,引起嚴重的并發癥。對于骨質疏松性骨折,要及時的進行補鈣,提高身體的平衡性、加強鍛煉、預防摔倒造成骨折。
骨質疏松的人容易出現骨折。在骨質疏松癥病人中有20%會出現骨折。易發生骨折的原因及注意事項有:
1、老年人發生腕部、腰椎、臀部等多個骨折位置。
2、腕部骨折是老年人意外跌倒時用手腕支撐身體造成的骨折。
3、腰椎骨折多由髖部著地引起。
4、髖部骨折、腰椎壓縮性骨折,會引起嚴重的并發癥。
5、在做好預防骨質疏松的同時,還要做好老年人的保護工作,減少發生骨折的危險。
骨質疏松引起壓縮性骨折是因為椎體骨量減少,骨骼脆性增加。當年齡增長,荷爾蒙水平變化時,會導致骨量下降,強度降低,骨脆性增大,在輕微的外力作用下,骨頭會發生局部斷裂。骨質疏松性骨折,一般并未受到任何外力的影響,通常,輕微的咳嗽、打噴嚏、彎腰搬運重物都會導致骨折。老年人在外出、上下樓梯或室外活動時,應在親友的幫助下,以免受傷或發生骨折。
骨質疏松性骨折的發生部位是負重部位為主。
1、胸椎和腰椎比較常見:臨床上有腰痛、腰痛的癥狀,應該做X光片檢查,確定有沒有脊柱壓縮性骨折。
2、常見的是橈骨遠端的手、前臂關節:多見于50~60歲的婦女,應引起注意。
3、股骨頸端:一旦發生髖部骨折,其并發癥會更加嚴重,不管病人有沒有接受過外科治療,一年內死亡的概率有20%。
4、其他:肋骨、肩關節附近、下肢脛腓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