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況下,起床就頭暈,躺著沒事,很可能是一過性腦供血不足、耳石癥等疾病引起的。具體內容如下:
椎基底動脈粥樣硬化或血壓偏低,再加之起床過快、過猛,就容易導致供應大腦的血液一過性減少,從而引起腦細胞缺氧,出現頭暈、眼前發黑等癥狀。耳石癥是是最常見的外周性前庭疾病,患者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異丙嗪、倍他司汀等藥物進行治療。
頭暈惡心躺著就沒事是因為由于體位性低血壓所引起。體位性低血壓的患者主要表現為臥位時血壓偏高,站起時容易引起血壓一過性的下降,血壓下降過快引起腦部低灌注,可引起腦供血不足,嚴重腦供血不足容易引起腦梗死。
站著就頭暈躺著就沒事,需要考慮兩種可能的疾病,直立性低血壓,這是自主神經系統病變,在臥位時血壓正常,但是當起立時血流流向下半身,會導致腦部的供血不充足,相對供血差容易產生頭暈,頭暈常常為一過性全腦缺血伴有眼前發黑。良性位置性眩暈,這是前庭器官的病變,一般是內耳、耳蝸膜迷路發生水腫,導致半規管內的平衡器受到刺激,體位變化會誘發眩暈,常常伴有視物旋轉。
躺著的時候頭暈便可明顯緩解,考慮為直立性低血壓,導致腦灌注不足,出現的頭暈癥狀,可以監測臥立位血壓,也就是平躺的時候測量血壓。突然站立或坐立后再次測量血壓,如果2次測量的結果相差在20mmHg以上,考慮為直立性低血壓。
躺著頭暈考慮與血壓、血糖等數值異常相關。
頭暈是一種較為復雜的疾病。頭暈主要是因為身體的各種原因引起的,比如血壓異常、血糖異常、貧血、失眠、焦慮等。如果不是器質性疾病造成的頭暈,最好是先進行睡眠調節。但如果是病理性因素引起頭暈,如高血壓、貧血、頸椎病等,則需要及時進行干預,主要是控制血壓、調整貧血、解除頸椎壓迫等。治療期間,要保持良好心態,建議定期復診,明確身體狀況。
有很多人覺得每次一起來的時候就頭暈得明顯,躺著的時候頭暈便可明顯緩解,考慮為直立性低血壓,導致腦灌注不足,出現的頭暈癥狀,可以監測臥立位血壓,也就是平躺的時候測量血壓。突然站立或坐立后再次測量血壓,如果2次測量的結果相差在20mmHg以上,考慮為直立性低血壓。考慮為病人平時血壓偏低,在突然直立后血壓更低,導致腦灌注不足而引起的頭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