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老年癡呆的嚴重程度和癥狀,可以將其劃分為五級:
一級是處于正常和癡呆之間的臨界點,生理上的精神衰老,在這個階段,缺少明顯的感知經驗,關注和興趣的領域很短,反應不過來,學習和工作能力都會降低。
二級是輕微的失憶,主要表現為記憶力減退、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降低、計算能力降低、分析判斷能力降低、社交能力降低。
三級是中度精神減退,有一定的方向感,輕微的是有明顯的原始遺忘,性格傾向于直覺,沒有自己的生活,需要他人的幫助。
四級是嚴重的精神衰弱,這個時候會出現失憶、行為能力下降、理解能力下降、語言能力下降、與外界的聯系變得很少,沒有個性,沉默寡言,生活都要靠別人照顧。
五級是嚴重的精神衰弱,失去了基本的生存能力,需要別人照顧,無法感知周圍的一切,完全失去了自我意識,只能被動的活著。
老年癡呆最常見的類型是阿爾茨海默病,日常生活中可通過下列措施來預防該病:
1.控制膽固醇水平:高膽固醇水平與阿爾茨海默病有一定的關系,日常生活中可以通過低脂飲食或服用他汀類藥物等方法以降低膽固醇水平。
2.控制高血壓:高血壓能損傷血管,減少腦血流量,降低腦的氧供應,甚至影響神經元之間的信息傳遞。日常生活中要定期監測血壓,如有病理性的血壓升高,應積極采取治療。
老年癡呆的診斷要從了解其基本癥狀表現入手。
老年癡呆患者說話啰嗦反復,經常自言自語,同時計算能力和記憶力也會下降,比如說剛放下的東西,就會忘記放在哪里。老年癡呆可以通過這些癥狀來初步診斷。若是想要明確診斷,通常還需配合臨床檢查,如腦電圖等,一般可以幫助診斷。若是出現該癥狀,由于目前并無特效藥物,家人需要及時通過功能訓練,幫助患者緩解臨床癥狀。
通常可以通過完善檢查來確診老年癡呆。
老年癡呆的診斷要綜合考慮患者的病史、病程、體格檢查、神經系統檢查、心理測評、輔助檢查等,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癡呆,才能確診為阿爾茨海默病。阿爾茨海默病的腦電圖并沒有太大的變化,ct和核磁都沒有太大的退行性變化,主要表現為皮質性腦萎縮、腦室擴大、腦溝增寬。患者一般在明確診斷后,應及時地進行治療。
老年癡呆癥也被稱作阿爾茨海默病,它對老年人的健康造成極大的危害。隨著高齡化人群的不斷增長和從事智力工作的人數不斷增長,該病的患病率也在逐年上升。阿爾茨海默病的病因尚不清楚,其原因主要與遺傳、外傷、甲狀腺功能減退、癲癇、腦力勞動、家庭生活和生活條件等相關。如果病人有了記憶衰退,尤其是剛剛忘記的東西,要考慮是否存在老年性癡呆,要盡快到醫院進行檢查,在確定病情后盡早進行干預,可以減少老年性癡呆的發生率,例如尋找可能誘發該病的風險因素并治療或祛除,家庭要多給予患者關愛及陪伴,防止患者走失或意外的發生。飲食方面可以選擇低鹽低脂飲食,同時也可以選擇低糖飲食,避免喝酒,多食用一些新鮮的蔬菜和水果,同時還要注意補充高質量的蛋白質。可以口服多奈哌齊片來控制疾病的發展,到了中后期還要注意預防褥瘡、墜積性肺炎等并發癥。
老年癡呆是一種中樞神經系統退行性病變,表現為記憶力減退,功能喪失,計算力和判斷力下降,性格和行為改變。
患者常表現為智力衰退、定向力喪失和行為異常,但記憶力、注意力和生活自理能力都能正常。早期一般無癥狀,但隨著病情的發展,逐漸出現語言能力下降、認人困難、執行能力下降、性格改變等。隨著疾病的進展,患者會出現智力障礙和人格改變,出現幻覺、妄想、沖動行為等精神癥狀。老年癡呆是由多種原因引起的,目前認為與遺傳因素、年齡老化、代謝紊亂有關(如腦組織中谷氨酸含量增加)有關,也有可能因長期生活在高污染環境中導致。老年癡呆雖然不屬于器質性疾病,但是其表現與器質性病變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