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識別多系統萎縮的癥狀并不是很顯著,但會出現輕微的神經系統改變、記憶力、失眠、血壓不穩定等癥狀。
這種病沒有特效藥,如果病人有血壓變化,比如臥姿、坐姿、直立等,或者有認識上的盲區,那么一定要去醫院進行全面的綜合檢查,從而作出正確的判斷。如果不能確定,就需要仔細的檢查,收集相關的數據,結合患者的臨床表現,進行全面的檢查,從而做出早期的判斷。
多系統萎縮不會引起打嗝。多系統萎縮是一組多個神經系統損害的疾病,不適感強烈,生活較為痛苦。會出現自主神經功能障礙,包括體位性低血壓、排便障礙、胸悶、心慌、便秘、肢體出汗異常等多種癥狀,引起較強的不適感。
多系統萎縮是指神經系統的三個系統,比如紋狀體黑質變性,還有橄欖體腦橋小腦萎縮,還有Shy-Drager綜合征,都涉及到神經系統中的多個系統,這三種類型統稱為多系統萎縮。是成年期發病,緩慢起病,逐漸進展,以自主神經功能障礙,還有帕金森綜合征,還有小腦性共濟失調為主要表現的疾病。逐漸的可以出現身體的僵直,兩個或多個系統的神經癥狀群。
不能治好,多系統萎縮是臨床上不能治愈的疾病,但通過營養神經或服用抗衰老藥物,適當鍛煉和合理護理,可有效延長患者壽命。多系統萎縮C型即小腦型,其發展速度相比會較慢,但目前大約5-10年就需要臥床,患者多因臥床后導致的褥瘡、骨質疏松、吸入性肺炎等并發癥而死亡。
多系統萎縮后期不會痛苦,多系統萎縮的患者,多數預后不良。從首發自主神經系統功能障礙進展到合并運動障礙,即出現錐體系,錐體外系和小腦性運動障礙的平均時間為兩年。從發病到需要協助行走、輪椅、臥床不起和死亡的平均間隔時間,各自為三年、五年、八年和九年。
多系統萎縮晚期癥狀即小腦癥狀,錐體外系癥狀,自主神經癥狀,其中89%出現帕金森綜合征,78%出現自主神經功能衰竭,50%出現小腦性共濟失調,最常見的組合為帕金森綜合征并自主神經功能衰竭,或小腦性共濟失調并自主神經功能衰竭。此外,相當部分可有錐體束征,腦干損害(眼外肌癱瘓),認知功能障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