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要經常檢查足部的情況,避免發生病變。
脫去鞋襪、護具、繃帶,仔細檢查腳部。觀察外形、腳趾、指甲有沒有異常,是否有擠壓或者硬結。檢查足部是否有潰瘍、指甲修剪是否合適、足部皮膚顏色是否腫脹、鞋襪是否有壓痕、發紅、腳趾間、腳面、足底、腳跟是否有皮膚破損、真菌感染等。把手背放在腳背上,慢慢滑到腳趾,感受溫度變化。如果皮膚溫度較低,說明下肢末端缺血,發熱提示感染。
如果出現腫脹或者水腫,要摸足背部的搏動來測試感覺,如果出現異常要及時就醫。
糖尿病患者眼部檢查中,其檢查手段為散瞳綜合眼部檢查來甄別視網膜病變。
初次篩選,如果是I型糖尿病,從九歲起,而且糖尿病病程是兩年。II型糖尿病一確診就應重視眼部檢查并不斷篩選含有I型糖尿病及II型糖尿病者。
如眼部檢查正常,至少每兩年檢查一次。如確定有任何形式視網膜病變時,應每隔十二個月進行一次檢查,當然也應去眼科醫生那里。若病人糖尿病病程較長或糖化血紅蛋白較高時,應每隔十二個月檢查1次。微小非增值性視網膜病變年年查即可,中、重度非增殖性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及早就醫。
糖尿病患者在臨床上出現糖尿病時,首先需要進行血糖檢測,包括空腹血糖和非空腹血糖,如果條件允許,可以做糖耐量試驗來判斷是否確診糖尿病。其次,還需要做糖化血紅蛋白、糖化血清蛋白檢查。糖尿病前期需要做一些檢查,比如肝腎功能、尿常規等。
糖尿病的診斷標準主要是根據糖耐量來判斷,空腹血糖和非空腹血糖,在一般情況下空腹血糖超過7.0mmol/L或者非空腹血糖大于11.1mmol/L,就屬于糖尿病的范圍。
有些人認為糖尿病是因為血糖升高所致,所以在確診的時候,只需要查血糖就可以了,沒有必要做全身檢查。第一,全面的檢查,可以早期發現并發癥,觀察療效,因為二型糖尿病的患者,尤其是病情較輕的患者,在血糖高于腎糖閾之前,尿中是不會出現尿糖的,這段時間可能會持續很長時間。第二,要做全面的體檢,才能避免漏診,比如糖尿病和甲亢并發,都會出現疲乏、消瘦等癥狀,有時候會忽略甲亢的診斷,導致一些患者即使接受了更好的降糖治療,效果也不是很好。
糖尿病患者要經常做眼部疾病的診斷。這是由于糖尿病患者體內存在著某些組織、神經和血管微循環的異常,從而引起了眼底的損害,這是由于糖尿病患者體內的血液組成的變化,從而引起血管內皮的功能紊亂,可能會導致損害了血-視網膜,引發病變的情況,需要盡早進行檢查和治療,以免病情惡化。
加你患者平時多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為主,少食用高鹽高糖的食物,以免造成血糖不穩定的波動。
糖尿病檢查項目從以下兩個方面進行討論:
1、考慮到可能有糖尿病。為了診斷糖尿病,應該檢查什么?應該空腹過夜8-12小時。應該去醫院的內分泌科看看,至少改善一下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紅蛋白,甚至改善一下葡萄糖耐量試驗。就是要喝75g葡萄糖粉來提高葡萄糖耐量試驗,多次抽血,甚至需要隨時提高靜脈血糖,用來診斷糖尿病。
2、如果已經確診糖尿病,復查過程中需要做哪些檢查?可能需要改善空腹血糖、糖化血紅蛋白、餐后兩小時血糖、糖化白蛋白、尿微量蛋白、尿肌酐、尿常規、肌電圖、肝腎功能等類似檢查,包括糖尿病眼底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