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強直陣攣發作:突然意識喪失,繼之先強直后陣攣性痙攣。常伴尖叫、面色青紫、尿失禁、舌咬傷、口吐白沫或血沫、瞳孔散大。持續數十秒或數分鐘后痙攣發作自然停止,進入昏睡狀態。醒后有短時間的頭昏、煩躁、疲乏,對發作過程不能回憶。若發作持續不斷,一直處于昏迷狀態者稱大發作持續狀態,常危及生命。
輕微隱源性癲癇有視覺癥狀常常感到眼前有斑點、暗點、閃光或閃爍,而且有時看到身邊到處放的物體都是傾斜的。上腹不適感,這些感覺可以上升到胸或咽喉部,有些現象可能反映發作性自主神經功能紊亂。其癥狀主要有腹部不適、頭部疼痛、饑餓、油膩、壓迫等感覺。
隱源性癲癇是指在癥狀上表現為繼發性癲癇,但是以目前的檢查手段找不到確切的病因。其臨床表現多以部分性發作、復雜部分性發作為主,也可以表現為全面性強制癥狀發作,或者其他類型,如精神運動性發作等。患者可以表現為面部或者肢體抽搐,伴或不伴有意識障礙,也可以表現為全身抽搐,意識喪失。腦電圖可以發現癲癇波,但頭顱ct或者磁共振等影像學檢查無法發現責任病灶。
隱源性癲癇的癥狀為,病人表現為身體一部分或全身肌肉突然、短暫的單次或重復跳動。還有癲癇的強直性發作表現為突然發生的肢體或軀干的強直收縮,其后不出現陣攣期,發作時間較強直-陣攣發作要短。
隱源性癲癇癥狀一般表現有易激惹、煩燥不安、情緒憂郁、心境不佳、常挑剔或抱怨他人的癥狀。軀體感覺性先兆。包括刺痛、麻木、感覺缺失等。視覺先兆。包括看見運動或靜止的光點、光圈、火星、黑點、一團單色或彩色的東西等。
癲癇是大腦神經細胞異常放電引起的短暫的發作性大腦功能失調,按病因可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類。原發性癲癇,又稱真性癲癇、特發性癲癇、功能性癲癇、隱源性癲癇等,多見于兒童及青少年,大多數在30歲前發病。除遺傳因素外無其他明顯病因。發作形式多為全身性發作,如大發作(全身強直-陣攣性發作)、小發作(失神發作)和肌陣攣發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