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腦梗死患者經急性期處理后病情穩定,也就是進入恢復期。通常急性腦梗死病人急性期約2周,2周后轉入恢復期,恢復期應進行積極的康復治療,使因腦梗死所致的多種功能缺損能更快地康復。
由于腦梗塞具有發病率高、致殘率高等特點,所以對其進行早期干預及康復訓練非常重要。因此,對缺血性腦卒中進行及時、正確、科學的康復訓練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通常急性期后2個月,病人的功能恢復速度最快,6個月后,腦梗死致神經功能缺損癥狀恢復緩慢或無法再次有效康復,即入后遺癥期。
急性腦梗死恢復期指的是急性腦梗死發生后一年內所處的時期。這個階段對于腦梗死病人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康復階段,如果積極康復,病人可以最大程度地減少后遺癥,盡可能地進入正常的生活和工作中。在腦梗死急性期后的三個月,即恢復期的時間階段,在這三個月內積極的康復治療,病人可以最大程度的減輕中風癥狀,或恢復大部分功能。如果三個月后再進行康復,也可以獲得比較好的效果,但是半年以后病人的效果就會有所減少。
腦梗死的恢復要看具體部位及梗死面積大小還有以后的恢復情況,每個人都不一樣的。腦梗塞引起的肢體功能障礙在急性期護理上要注意將癱瘓肢體置放功能位置,以防肢體發生攣縮畸形,多采用仰臥位和側臥位。在病人病情穩定情況下,指導和輔助其進行功能鍛煉,從簡單的屈伸開始,要求活動充分,合理適度,避免損傷肌肉和關節,每天2~4次,每次5~30分鐘。囑病人經常用熱水浸泡患側肢體,促進其血液循環。
腦梗死的恢復期在一年到一年半左右,對于癥狀比較輕的病人,不到一年的時間就可以完全恢復,但對于癥狀非常嚴重的病人,大腦的損傷不可逆的,因此需要更長的時間。腦梗死的病人一定要及早的進行治療,控制原發病的發展。
腦梗塞的恢復期無法根據實際情況決定,可能會很長,主要是根據病情來決定的,腦出血恢復術后恢復的那么好,會留一些后遺癥,這些后遺癥需要通過長時間的功能鍛煉和服藥來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