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著頭暈、躺著不暈,涉及到由躺著的體位轉變為站位之后頭暈的問題。因為體位變化而發生頭暈,考慮是由于低血壓,與血壓因素相關。在躺位的時候,血壓可能能夠維持腦功能,隨著體位變化之后,血壓不能有效的供應大腦,導致大腦缺氧而頭暈。
站著就頭暈躺著就沒事,需要考慮兩種可能的疾病,直立性低血壓,這是自主神經系統病變,在臥位時血壓正常,但是當起立時血流流向下半身,會導致腦部的供血不充足,相對供血差容易產生頭暈,頭暈常常為一過性全腦缺血伴有眼前發黑。良性位置性眩暈,這是前庭器官的病變,一般是內耳、耳蝸膜迷路發生水腫,導致半規管內的平衡器受到刺激,體位變化會誘發眩暈,常常伴有視物旋轉。
一般情況下,頭暈是一種常見的腦功能性障礙,可能是與高血壓、頸椎病、腦供血不足有一定的關系。具體內容如下:
如果站著頭暈可能是由于長時間坐著,然后立即站立起來,出現短暫性的腦供血不足所導致的,也有可能是由于頸椎病所導致的,可以去醫院檢查一下頸椎,建議在久坐以后需要慢慢站起來。
建議患者降低血脂水平,如攝取低脂飲食,多吃蔬菜,少吃膽固醇含量豐富的食物和動物內臟、蛋黃及動物油。
躺著頭暈考慮與血壓、血糖等數值異常相關。
頭暈是一種較為復雜的疾病。頭暈主要是因為身體的各種原因引起的,比如血壓異常、血糖異常、貧血、失眠、焦慮等。如果不是器質性疾病造成的頭暈,最好是先進行睡眠調節。但如果是病理性因素引起頭暈,如高血壓、貧血、頸椎病等,則需要及時進行干預,主要是控制血壓、調整貧血、解除頸椎壓迫等。治療期間,要保持良好心態,建議定期復診,明確身體狀況。
有可能是腦供血不足影響的,躺著的時候人體都是保持平衡的,血液由于受到重力的影響,都集中在身體的下垂部位。身體由躺著變成直立位時,身體的重心下移比較快,血液回流的速度要比體位改變慢,所以回流到腦袋的血液循環會減少,大腦就會出現缺血缺氧,出現頭暈,眼前發黑,站立不穩。
一般情況下,站著突然頭暈、摔倒可為血壓偏低。
若血壓偏低,站立時可引起腦內血液灌注不暢,引起腦缺血、缺氧,而出現眩暈、四肢乏力、感覺障礙等癥狀,病人可因摔倒而引發嚴重事故。因此,建議大家平時多運動,如步行、跑步等;可適當補充一些維生素和鈣鹽,以保證大腦供血充足。病情較重的情況下,還可通過輸液的方式進行治療,比如靜脈注射生理鹽水等,經過擴張可能會幫助病人的血壓上升。但若病情較輕,可采用肌肉注射或靜脈滴注等方法給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