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藥物治療方面,腦出血病人要積極控制顱內壓,就是不需要進行手術的治療等著血吸收之后就會好一些的。如果出血量比較大的話,那就一定要到正規醫院做詳細的檢查,必要時可以進行手術治療。
給予藥物治療的同時進行力所能及的康復治療。康復治療的目的是預防和治療可能發生的合發癥和并發癥,促進患者肌張力的恢復,為后期的功能訓練創造良好的條件。
對于少量腦出血的患者,可以進行保守治療,例如脫水,止血和營養神經,并且可以積極地預防并發癥。對于大量出血患者應盡快手術切除。對于顱內壓高的患者,已發生昏迷,或大量血腫,中線明顯移位或藥物治療無效,可同時考慮減壓,以及血腫清除。
腦出血多見于50~70歲的中老年人,導致腦出血高風險的一系列因素有以下幾方面:高齡,原先的腦血管病,高血壓。顱內幕上出血不超過30毫升的,中線輕度移位的,一般狀態好的可以考慮保守治療。出血超過40毫升,幕下血腫超過10毫升的,應該急診手術治療,可以采用血腫碎吸,或者是大骨瓣開顱等方式治療。
腦出血手術最佳時間一般是在24-48小時。
高血壓是導致腦出血的主要原因,而在腦出血之后,往往會出現嚴重的腦溢血。如果出血量不大,但由于血腫的邊緣沒有形成保護性的保護性組織,所以不需要立即進行外科治療,通常認為24-48小時之后,血腫邊緣會形成一定的防護,血腫會有一定的機會,此時再次進行外科治療,再次出血的幾率會比較小。出血量大、速度快的病人,必須馬上做外科治療,因為這是搶救病人的第一要務。如果發生了腦出血,要及時就醫,如果是快速的失血,要立刻做好外科處理。
腦出血最佳手術時間為腦出血發生后的24小時內。
腦出血發生后的24小時內需要采用手術切開血腫的方法治療,在外科顯微鏡下將其切除,既可以降低對大腦的損害,又可以更有效地防止再次發生。對于內囊和基底節的大動脈破裂,一般采用微創的方法,而不是開顱術。常規的開顱操作是CT掃描、切開顱骨,并在顯微鏡下切開硬膜和腦皮層,去除腦部的血液。而微創穿刺,則是要進行CT的檢查,用頭錐鉆進行穿刺,然后將引流管插|入血腫處,取出液體,再用注射器將血腫內的液體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