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種原因可導致失眠,常見導致失眠的原因主要有環境原因、個體因素、軀體原因、精神因素、心理因素等。但心理因素在失眠的發生與發展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即焦慮和抑郁可能是失眠的重要原因,也可能成為長期慢性失眠的結果。大量研究資料證明,大概80%以上失眠患者都是因為心理或精神上的壓力造成的,這些壓力可能來自于工作或學習,也可能來自家庭及婚姻,而患焦慮抑郁者中又有98%伴有失眠。
失眠焦慮與抑郁癥區別如下:
1、失眠主要表現在睡眠的時間、深度的不足的問題,是入睡困難,醒后難以入睡的情況。抑郁癥是具有明顯抑郁障礙,具有顯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焦慮、消沉、悶悶不樂、自卑、悲觀、厭世、可有自殺傾向等表現的疾病,嚴重者可以出現幻覺和妄想等精神病性癥狀。
2、失眠與神經官能癥、更年期綜合征、飲食、情志失常、勞逸失度、疾病疼痛等密切相關。抑郁癥患者會毫無原因地對以往感興趣的事情和活動失去興趣,隨著抑郁癥狀的發展,病人常會無端向家人發脾氣或者產生悲觀情緒、自責、自罪,甚至想到死亡。
焦慮和抑郁會引起失眠。
慢性失眠患者中,焦慮和抑郁引起的失眠約占60%。這種患者會因為失眠而對睡眠過度關注和擔心。晚上越想快點睡覺,越睡不著覺,患者的心理負擔越大,患者越焦慮,越緊張,情緒不穩定,感到痛苦,失眠,形成惡性循環。焦慮、抑郁等情感障礙不僅會導致失眠,生活不規律、飲食不健康、睡眠環境不穩定、身體疾病、藥物等副作用也會導致失眠。
失眠、焦慮和抑郁可以通過心理療法、藥物療法和物理療法進行治療,具體如下:
1.藥物治療方面,苯二氮卓類抗焦慮藥物,如勞拉西泮、艾司唑侖、阿普唑侖等,可以達到很好的治療效果。臨床應用時間一般不超過四周。臨床上也廣泛使用治療抑郁癥的藥物,主要使用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如帕羅西汀、舍曲林、氟西汀、文拉法辛、度洛西汀、艾司西酞普蘭等。在應用過程中,充足的療程可以達到良好的治療效果。
2.心理治療。心理治療主要是發掘患者的心理因素,通過認知行為療法對患者的思想、情緒、行為進行認知重建,才能達到療效;
3.物理治療。臨床物理治療主要采用經顱磁刺激、多參數生物反饋治療和電驚厥治療來達到療效。
焦慮失眠不是抑郁癥。
焦慮失眠和抑郁癥是兩種完全不同的疾病,兩者之間沒有相關性。焦慮性失眠一般會使患者出現恐慌、無法保持冷靜、惡心、肌肉緊張、出汗、睡眠障礙等癥狀。抑郁癥的癥狀因人而異。常見的癥狀是抑郁,對任何事情都缺乏興趣,可能還有自殺傾向。無論是抑郁癥還是焦慮癥,建議患者及時到醫院進行檢查和咨詢,并根據醫生的指導和建議口服相關藥物進行治療。
失眠焦慮煩燥抑郁治療注意減輕大腦興奮狀態,睡前做體操適當放松,避免服用興奮飲料如咖啡,濃茶等,不吸煙,刷牙、洗牙,保持口腔清潔,并注意改善睡眠環境等有利于減輕大腦興奮狀態精神放輕松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