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腦梗死患者入院后會有一個癥狀加重的過程。特別是大面積腦梗死或腦干梗死的患者更容易出現。因為腦血管堵塞后腦細胞不會馬上壞死,6小時后缺血最嚴重的腦細胞首先壞死,隨后按缺血程度不同分批壞死,使癥狀逐漸加重。有些血栓會繼續形成加重癥狀,繼發性腦細胞水腫會壓迫正常的腦組織使癥狀進一步加重。
腦梗是老年人比較常見的疾病,而腦梗如果嚴重,對身體的危害是很大的,而腦梗多發于高血壓、高血糖、肥胖或者經常抽煙和飲酒的病人,如果腦梗經過輸液以后病情加重,可能需要選擇的治療方法有關系,所以腦梗的病人要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
腦梗死分為以下幾個階段:超早期(1~6小時):線粒體腫脹、星形細胞足突水腫。急性期(6~24小時):細胞結構的破壞。壞死期(24~48小時):局部水腫。軟化期(3天~3周):病變區液化變軟。恢復期(3~4周):膠質瘢痕形成(小病灶)、中風囊形成(大病灶)。
一般情況下,30多歲發生腦梗死臨床上不多見,具體分析如下:
腦梗死是由各種原因所致的局部腦組織區域血液供應障礙,導致腦組織缺血缺氧性病變壞死,進而產生對應的神經功能缺失表現。腦梗死一般多見于五十歲以上的中老年人,多數是由于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癥、動脈粥樣硬化等原因引起。年輕人如果發生腦梗,大多數考慮是血管畸形引起。
患者要控制好血糖、血壓、血脂;注意休息,適當鍛煉,養成良好的生活作息習慣;注意飲食,多吃綠色蔬菜,忌辛辣油膩的食物,戒煙戒酒。
腦梗死嚴格來說不影響患者的最終壽命,影響患者壽命的是各種腦梗死以后發生的并發癥。如腦梗死程度較輕,不影響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則對壽命沒有影響。如腦梗死程度較重,引起患者肢體活動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