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認為冠心病是因為遇怒憂思,傷脾肝所致。患者入院后護理人員要以溫和的態度與患者溝通,鼓勵患者多用中藥熏洗,用丁香、白芷、紅花、半夏研磨成粉,放入相應的容器中浸泡15-20分鐘,每日一次,每日一次,另外還可以按摩穴位,按摩方法可以選擇三陰穴、內關穴、神門穴等穴位。患者需要保持靜臥,避免劇烈運動,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
中醫上沒有冠心病心絞痛這一種說法,一般認為是心痛、胸痹這些現象。
冠心病心絞痛可能是寒邪導致的這種心痛、寒邪之毒侵犯心臟、陽虛陰厥等導致的。也可能是因為濕邪,濕邪可能會出現腹滿、心痛、口干舌燥等表現。同時還可能是由于瘀血,血流不暢也會引起冠心病、心痛等癥狀。
身體不適時,建議及時就診,在醫生指導下積極治療。
冠心病心絞痛屬于慢性疾病,應該常年口服藥物治療,并且藥物治療要足量應用。如果心絞痛發作近期有加重的傾向,則可以住院輸液治療。藥物治療有以下幾項。
一、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具有抗凝血藥的功效。
二、活血化瘀的中成藥。
三、加強心肌代謝的環內酰胺等藥物,在靜脈或皮下注射時,一定要增加足夠的口服抗冠心病心絞痛的藥物,特別是美托洛爾這種β-受體阻滯劑,一定要控制好血壓和心率。
冠心病心絞痛在治療時,必須結合病癥,采取相應對癥治療,才能使疾病得到緩解、避免疾病進一步加重。
同時還要根據不同年齡段人群對冠心病危險因素的易感性以及相應的發病規律進行有針對性的防治,才能有效降低死亡率和致殘率。控制冠心病,關鍵是防治,冠心病雖為中老年人的常見病,多發病,但動脈粥樣硬化發病的病理基礎是在少兒時期開始出現。因此,必須做好有關防治工作,以預防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和消除冠心病。在對兒童的干預中應該采取預防為主、積極防治相結合的策略,這樣才能有效降低該病的發生率,同時也能減少心血管事件的發生率以及死亡率。
冠心病患者心絞痛通常會持續幾分鐘。
冠心病心絞痛一般會在幾分鐘內發作。冠心病的心絞痛一般都是在體力活動或者情緒激動以后發作的,一般都是在勞力或者激動的時候發作的。典型的心絞痛是在相同的情況下反復出現的,疼痛會逐漸加重,持續一段時間就會消失。患者可以按照醫囑使用硝酸甘油注射液、單硝酸異山梨酯緩釋片等藥物進行治療。
冠心病心絞痛的臨床上常以悶痛、壓榨性痛、胸骨后頸部壓迫等癥狀為主,也有部分患者只是胸悶。
通常臨廠上包括典型的和非典型的兩種類型。典型的心絞痛是突發性的,在胸部上段或在胸骨上段斷裂后出現壓迫性、脹痛性、憋悶性、憋氣性、壓迫性的疼痛,也可以影響大多數的心前區,可以伸向左肩、左上臂、無名指和小拇指,但有時會出現瀕臨死亡的感覺,通常會強迫病人馬上停止運動,嚴重的還會出現出汗。一般來說,這種痛苦,最多也就是一到五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