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建議高血壓患者到心血管內科就診。
高血壓是一種心血管綜合征,高血壓的主要特征是體循環動脈壓升高,可以分為兩種類型,即原發性高血壓以及繼發性高血壓。高血壓是心血管內科的一種疾病,需要到醫院心內科就診,如果確診為原發性高血壓,需要到心內科就診,如果確診為繼發性高血壓,可以根據原發病分科就診。日常生活中建議低鹽低脂飲食。一定要禁煙酒,避免情緒激動。多吃一些水果和水果是有益的。
高血壓病需要去心血管內科診治。
血壓是血管中血液流動的驅動力,心臟收縮的時候,血液很快流入血管,導致動脈擴張的壓力就是收縮壓,也就是通常所說的高壓。心臟松弛的時候,血管彈性回縮等,這時的壓力就是舒張壓,通常稱為低壓。血壓正常范圍為收縮壓90~139mmHg、舒張壓60~89mmHg。高血壓的發病具有多因素,多環節的特點、多階段,個體差異大的病癥。目前臨床上治療高血壓病常用藥物很多,但療效不一。由于血壓問題屬于血管問題,故屬心血管內科范圍,需掛科心血管內科。一般情況下,在基層醫療單位都要進行降壓治療。
如果發生高血壓,上醫院掛心內科做相關治療及檢查也未嘗不可。
若診斷為高血壓后,仍應積極治療,并在醫師指導下用有關一種或幾種藥治療高血壓,由于高血壓無法徹底治愈,屬于慢性疾病,需長期服藥。
高血壓患者通常可以遵醫囑使用卡托普利片、福辛普利鈉片等藥物治療,控制病情。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飲食調理,控制血壓,避免病情發作。
高血壓一般不建議去中醫治療,目前中醫還沒有明確的臨床證據來控制血壓。目前臨床上最重要的降壓方案是西藥治療,西藥主要有貝塔受體阻滯劑、鈣通道阻滯劑、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血管緊張素二受體拮抗劑、利尿劑等。中醫里沒有高血壓的概念,主要是根據患者的癥狀進行診斷。如果患者因高血壓出現頭暈,則會診斷為眩暈。
尿檢不能看高血壓。
首先,單純的高血壓并不會導致尿常規的異常,但如果長期的高血壓,可能會造成腎小球內囊壓力增高、腎小球纖維化、腎小球萎縮、腎動脈硬化等原因,這些都會造成腎功能衰竭,如果是惡性高血壓,那么入球小動脈、小葉間動脈發生爭執性內膜炎、纖維素樣壞死,可能會導致腎功能衰竭。此時尿檢可能會出現蛋白尿、血尿、尿道感染等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