頑固性高血壓需在醫生指導下合理地用藥。
對于頑固性高血壓,可以選用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血管緊張素、二受體拮抗劑、鈣拮抗劑、長效噻嗪類利尿劑等三種藥聯合使用的方案,配合利尿劑和利尿劑聯合使用,能夠針對血壓升高的多種機制,達到平衡高效降壓的效果。最終高血壓患者需要根據自己的癥狀,在醫生的指導下調整藥物,可以有效減少不良反應出現的概率。
由于合并疾病的不同,頑固性高血壓的癥狀有以下幾種:
1.高血壓突發,心功能不全,主要表現為呼吸困難、心慌。
2.高血壓危象后,出現顱內損傷,出現頭暈、頭痛等癥狀,嚴重時可出現神志不清。
3.當腎臟受損時,會出現腎臟的損傷,如不能進食,納差,尿量減少等。
臨床癥狀不固定,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觀察患者的血壓,防止突然出現的高血壓,造成嚴重的后果。
頑固性高血壓,就是說血壓一直居高不下,可能有的時候吃降壓藥都不太管用。其實主要原因還是因為飲食的問題,因為經常在外面吃飯會比較油膩,而且含鹽量比較高。所以要盡量減少在外面吃飯,注意要吃少油少鹽的飲食。
一般情況下,頑固性高血壓的病因包括生活方式與行為、使用干擾治療藥物、繼發性原因等。具體分析如下:
1、生活方式與行為:長期精神壓力大、過量攝取鈉鹽、過量飲酒、吸煙、肥胖等。
2、使用干擾治療藥物:如非麻醉止痛藥、非甾體抗炎藥、糖皮質激素、促紅細胞生成素、避孕藥物、天然甘草片以及含麻黃的中成藥等。
3、繼發性原因:腎動脈狹窄、原發性醛固酮增多、嗜鉻細胞瘤、主動脈狹窄、顱內腫瘤等繼發性原因。
通常情況下,頑固性高血壓是患者經過治療后,血壓仍然在目標水平之上,或至少需要4種降壓藥物才能使血壓達標,主要見于老年人頑固性高血壓患者可以按照醫囑使用卡托普利片、鹽酸貝那普利片、氫氯噻嗪片等藥物進行治療。日常生活中,患者應避免勞累,注意規律作息,保持一個平和的心態,盡量少食用膽固醇高的食物,促進身體恢復的同時,還能提高免疫力。
頑固性高血壓可通過詳細詢問患者用藥情況、癥狀等來診斷。
如果確診為難治高血壓,則在三種以上的降壓藥中,一種為利尿劑,并且各用藥的用量均符合治療要求,但血壓仍然沒有恢復到正常值。醫生一般會詢問病人的用藥狀況,并對血壓進行早、中、晚的監測,在不同的位置測量血壓,就能反映出血壓的不同。
對于心律不齊的高血壓病人,例如房顫,應采用人工汞血壓計進行血壓監測;如果心跳正常,可以使用電子血壓計或人工血壓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