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壓表示舒張壓高壓表示收縮壓正常脈壓差30~40mmHg,任何理由降低收縮壓或增加舒張壓的人,都能相對地降低脈壓差。
當心率加快、血壓下降和/或心排血量減少等情況下,脈壓差反而會增大。對收縮壓有影響的因素,主要看心肌收縮力的大小和心臟排出量的多寡。心排血量減少或增加時,其收縮壓也會相應下降。當心排血量或心肌收縮力加強,收縮壓則升高;心輸出量減少或心率加快則導致收縮壓下降。反之收縮壓下降。
存在高壓正常,也就是收縮壓正常,而低壓低,也就是舒張壓低這種,導致這種出現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要問明病人,目前有沒有服用特殊的藥物影響了血壓。或病人本身就存在高血壓,目前服用的降壓藥物將收縮壓控制得比較好。
有可能是原發性的高血壓,主要是跟遺傳因素有關系,另外跟長期的熬夜,壓力大,交感神經活躍有關。再就是繼發于某些疾病,比如,腎臟疾病,以及動脈血管狹窄,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癥,嗜鉻細胞瘤等,都需要進一步檢查排除。
血壓是高壓100,低壓58,一般是說明患者有低血壓。
正常的血壓值:收縮壓90-140mmHg,舒張壓60-90mmHg.患者的血壓屬于低血壓,與貧血不同,不能用血壓低來判定是否有貧血.引起血壓低的原因很多,常見的有貧血,心臟病如心衰,低血壓狀態,藥物性低血壓等。低血壓的治療;適當增加食鹽用量,同時多飲水,較多的水分進入血液后可增加血容量,增加營養,吃些有利于調節血壓的滋補品,如人參、黃芪、生脈飲等
血壓高壓正常者、低壓較高者亦屬高血壓范疇,應監測血壓高低,若血壓低壓在90~99毫米汞柱范圍內波動,則為高血壓1級。
可通過對生活方式的調節來加以控制。如血壓低壓水平超過100毫米汞柱時,已達高血壓二級,應開始使用降壓藥,服藥過程中應經常監視血壓,以防因服藥引起低血壓。
一般情況下,病人是不需要服用降壓藥的。但是有一些人卻會出現這種癥狀,所以就需要及時去醫院就診,了解病因并對癥治療。
是血壓過低的一種表現,由于體內的營養物質減少而引起的這種癥狀。這種情況要到專業的內科進行一個明確的判斷來選擇藥物進行干預治療,平時要注意補充優質蛋白質,適當加強體育鍛煉,增強自身的抵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