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性心律失常是由于竇房結沖動發放頻率的異常或竇性沖動向心房的傳導受阻所導致的心律失常。
正常的竇性心跳是從每分鐘60至100次開始的。在avr反轉時,PR間隔時間為0.12-0.20s。竇性心律失常通常是因為竇性脈沖在心室的傳遞受到阻礙而導致的,其原因是竇房結釋放的脈沖頻率不正常。
患者一般無明顯不適,偶于查體時被發現,部分患者可出現黑矇、心悸、乏力甚至短暫意識障礙、暈厥。
竇性心律失常的護理措施有:
1、日常護理:平時要注重日常的生活和情緒的調節,要有規律的飲食,要有規律的作息,不要過度勞累,要讓患者在一個舒服的地方休息。如果出現胸悶、心悸、眩暈等心律失常的情況,可以選擇高枕、半臥位、其他舒服的姿勢,避免出現左臥的情況。
2、用藥護理:用藥的時候要在醫生的指導下口服一些抗心律失常的藥物,要根據使用方法,劑量,服藥的時間,以及觀察效果和副作用。
竇性心律失常是由于心動過速造成的。
由竇房結引起的一種叫做“竇性”的心臟節律,是一種正常的節律。竇性心動過速、竇性心動減慢、竇性心律不整、竇性停搏和病理性的竇房結都是竇性心律不整的表現。正常情況下,竇性心律的正常值是100次/分左右,這就是竇性心搏過速。竇性心律低于60次/分的情況下,就叫做竇性心搏過慢。竇性心律的起始時間不改變,但節律不一致,p-p間隔時間有差別,0.12s左右稱為心房不穩,且與竇性心搏過速并存。在正常的竇性心律中,由于迷走、緊張和竇房結功能紊亂,竇房結暫時不能釋放興奮,也就是所謂的竇性停跳,起搏器,退變性,以及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心肌炎,心肌病等,這些疾病會影響到竇房結和周邊的結構,從而導致一種慢性的竇性心律不齊,造成眩暈,眩暈等癥狀,即病態竇房結綜合征。
竇性心律失常的癥狀會有竇性心動過速、竇性心動過緩、竇性心律不齊、竇性停搏及病態竇房結綜合征均屬竇性心律失常。臨床以竇性心動過速最為常見,多見于生理性,臨床主要表現為心動過速,心悸,呼吸困難,四肢無力癥狀,一般可以自行恢復。
起源于竇房結的心律稱為竇性心律。當竇房結功能出現下降或退化等時,竇房結發出的沖動產生障礙,表現為減慢或增快,從而導致竇性心律失常的發生,其為心律失常的一個類型。臨床上竇性心動過緩、竇性心動過速、竇性心律不齊、竇房阻滯等均屬竇性心律失常。患者常表現為心慌、心悸、心前區不適等癥狀。
竇性心律失常很可能是長期竇性心律失常存在,很可能和個體體質有關。盡管會出現心律失常,但是這類病人很可能并不明顯,通常不會造成太大不良影響。因此竇性心律失常者通常無需特殊處理。不過這類病人還應注意休息以免疲勞。
竇性心律失常也可能是病理性因素導致的,如心肌梗死、竇房結病變等,建議及時采取診治。
注意適當加強營養、參加體育鍛煉、增強體質。